


溪洛渡镇玉笋村位于永善县城城南15公里,东连双风,西接富庆,南邻双屯,北靠新拉,因村后天然地质奇观石笋而闻名。石笋玲珑剔透,拔地而起,犹如刚从地下冒出来的两株春笋,故称“石笋”,又称“玉笋”。两座石笋与县城北面的“马鞍山”遥遥相望,田野、山林、农舍、县城,整个井底坝子尽收眼底。
玉笋小集镇旧称“下兴场”,老街长约两百多米,石板街道,青瓦土墙,记载着一段古老和繁华的历史,曾是从四川宜宾到云南昭通南方丝绸古道的必经之地。小镇北端的“罗氏碉楼”建设风格独特,记载着云南王龙云起家前的不少轶事,历史沉淀颇为厚重。多年前,背帮、马帮南来北往,源源不断地奔波在这千里古道上,背盐巴、驮布匹,这小街也就成了最好的驿站。而到赶集天,从四面八方来的人群,都在这里交易。卖牛卖马的,卖猪卖羊的,卖菜卖米粮的,卖布匹百货的等等,使得这条小街拥挤不堪,热闹非凡。
传说,在玉笋老街地下曾有一股很响亮的潮水之声,一公里之内都能听到。可是,解放前夕这种声音却渐渐地消失了,有人说是一家大户在上场口修了一座桩桩碉(一种碉楼),是它压住了这里的地脉龙神;也有人说,是解放前夕这里来了个怪道人,经常胡言乱语,是他在下场口造了个小小的字古塔,是这个字古塔压住了这街下的地脉龙神,所以就没了潮水之声。岁月沧桑,时空更替,昔日的马铃声和背帮们的吆喝声,已消融在这段历史的文明中。
关于玉笋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从前,在永善吞都,有一位美丽的彝族姑娘---加娜,她聪明美丽,天性活泼,心地善良,能歌善舞。加娜和贫穷却善良勇敢的小伙子阿强相识相爱后,他们每天都用歌声来为穷苦百姓驱赶着疲劳和饥饿。但是这一举动却被残暴的土司发现了,他想尽办法要拆散他们。在土司的残暴迫害下,阿强带领勇敢的年轻人,反抗土司,最终加娜和阿强双双被残忍的土司杀害了。人们把阿强和加娜骨灰埋葬在阿强牺牲的地方,这里有蓝蓝的天,清清的泉水,绿绿的草。不久,在埋葬阿强和加娜的地方,长出了两株并肩而立的石笋,一株看上去就像一位盛装的彝家女子,一株看上去就像一位英俊的青年,还带着笛子和弓箭,披着察儿瓦,人们都说是加娜和阿强的爱情感动了天地,所以让他们永远不再分开。在距两株石笋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只大鹰状的石笋,那正是阿强的鹰,在他们的身后还有无数的士兵,他们都化作了小石笋,至今还摆着英勇杀敌的姿态。阿强本来的名字叫马玉强,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地方取名为玉笋。多年来,石笋并立眺望着远方,好像在为家乡人们祈祷一切贫苦灾难的消失,为大家祈祷着繁荣富裕的生活。
受洪水冲涮,从镇北流过的“拉乡溪”形成一条深逾百米的小峡谷,谷中流水潺潺、两岸长满古藤大树,亦是夏日避暑的最好去处。往东沿河而下是3000余亩缓坡地,已种下近千亩优质水果,秋来黄金铺地,四季瓜果飘香,10余个大大小小的水库、鱼塘分布其间,不少农户早已开始经营租杆垂钓、自采瓜果和农家饭食供应等项目,农家乐发展已成为该村的又一增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