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部真菌感染性疾病。因指(趾)甲失去光泽、增厚、色灰,故名。特征为甲灰白、增厚、蛀空、畸形。清代《外科证治全书》中称鹅爪风,以成年患者为多,绝大多数伴有脚气和鹅掌风。相当于西医的甲癣。治疗以外治法为主。
灰指(趾)甲多由于脚气、鹅掌风之湿毒蔓延至甲床,毒邪内蕴,爪甲失于营养所致。初起甲旁微痒或无自觉症状,继则指(趾)甲灰白,出现高低不平、逐渐增厚或蛀空而残缺不全,失去光泽并变形,亦可呈褐色或污秽色。临床上有三种类型:①增厚型。甲缘增厚,渐至整个指(趾)甲肥厚、高低不平。②萎缩型。甲板萎缩色白、翘起、其下蛀空。③破损型。甲板部分增厚、边缘破损,略带草绿色,少数甲沟红肿,甲板高低不平。轻者只有一两个指(趾)甲受损,重者所有的指(趾)甲皆可累及,指(趾)甲过厚者可引起疼痛。治疗:因多数药物不易渗透,常需拔甲后再用药。若有强力渗透的药物(如4%~8%丙酮胺甲涂剂)外用也可不拔甲而治愈。还可用棉花蘸Ⅱ号癣药水或复方土槿皮酊浸渍甲部,每日一次,每次10分钟。用药前最好用小刀刮除部分已灰化的指(趾)甲,每隔一周刮除一次,连续用药三个月以上方能获效;亦可用鹅掌风浸泡方浸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