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疾病诊疗

肝阳上亢证
  发表日期:2020年3月10日  共浏览273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因肝阴不足,与肝阳失去平衡协调,肝阳相对偏盛、浮动上亢所引起的中医学证候。多见于头痛、眩晕、中风、耳鸣耳聋,以及西医学的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等疾病。

肝阴与肝阳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对立统一,保持着相对平衡的协调稳定状态,从而维持肝的正常生理功能。若情志不遂则肝郁化火,火伤肝阴;房劳过度,损伤肝肾之阴;热病耗伤肝阴,皆可导致肝阴不足、肝阳相对偏盛而浮动上亢。关于肝阳上亢,《内经》中已有“阴虚而阳盛”,“肝气上从”等论述。以后历代医家亦有说明。由于肝阴须靠肾阴的滋养,按天干及五行配属脏腑,肝为乙木,肾为癸水,故有“乙癸同源”之说。若肾阴不足,则肝阴亦亏,阴不制阳,则肝阳亢盛而为害。故肝阳上亢实际上是“水不涵木”,肝阳亢扰于上、肝肾阴亏于下所引起的上实下虚证候。临床表现以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目眩畏光,急躁易怒,头重足轻,舌红,脉弦有力为主;可兼见口干舌燥,失眠多梦等症。临证以头目眩晕、胀痛,头重脚轻,腰膝酸软为辨证要点。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浮亢逆为基本病机变化。肝阴不足,肝阳无制而亢逆,继而化风,则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阴阳失调,肝失柔顺之性,故急躁易怒;肝阳亢于上为上盛,阴液亏于下为下虚,上盛下虚,所以头重脚轻、步履不稳;舌红、脉弦有力为肝阳亢盛之象。若病情进一步发展为肝阳过盛、阳化为风,形成肝风内动证,可兼见手足震颤、抽搐或手足蠕动,甚则卒然昏倒等表现。

肝阳上亢证的治疗以平肝潜阳为法,常用天麻钩藤饮等方。若肝阳化风,可用镇肝熄风汤等方治之。


Google
 
上一篇:肝肾阴虚证
下一篇:化痰止咳平喘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38]
 · 北京大观园 [3645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8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720.70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