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疾病诊疗

电针疗法
  发表日期:2020年3月10日  共浏览257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中医在刺入人体穴位的毫针上用电针机通以微量低频脉冲电流,以加强穴位针刺作用的治疗方法。适用于毫针疗法的主治病症。器械包括毫针和电针机两部分。

使用方法

先把强度调节旋钮调至零位(无输出),再将电针器上每对输出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在两根毫针上。一般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的同侧,在胸、背部的穴位上使用电针时,不可将两个电极跨接在身体两侧。通电时调节电钮,使电量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切忌由大到小或忽有忽无、忽小忽大,使患者产生恐惧。电量的大小,因电针机的种类及患者不同而异,一般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临床治疗一般持续通电15分钟左右,从低频到中频,使患者出现酸、胀、热等感觉,或局部肌肉作节律性的收缩。如进行较长时间的电针治疗,患者会逐渐产生适应性,即感到刺激渐渐变弱。此时可适当地调节旋钮,以增强电量或采用间歇通电的方法。

单穴使用电针时,可选取有主要神经干通过的穴位(如下肢的环跳穴等),将针刺入后,接在电针机的一个电极上,另一极则接在用水浸湿的纱布上,作为无关电极,固定在同侧经络的皮肤上。如果在相邻近的一对穴位进行电针治疗时,两根毫针之间要以干棉球相隔,以免短路,影响疗效、损坏机器。治疗结束后,应先将电量降至零值,关闭电源,然后从针柄上除去电极夹,并将刺入穴位的毫针拔出。

处方选穴

可按经络选穴,也可结合神经的分布选取有神经干通过的穴位及肌肉神经运动点。例如,头面部的听会、翳风(面神经);下关、阳白、四白、侠承浆(三叉神经)。上肢部的颈夹脊6~7,天鼎(臂丛神经);青灵、小海(尺神经);手五里、曲池(桡神经);曲泽、郄门(正中神经)。下肢部的环跳、殷门(坐骨神经);委中(胫神经);阳陵泉(腓总神经);冲门(股神经)。腰骶部的气海俞(腰神经);八髎(骶神经)。穴位的配伍,一般根据受损部位的神经支配。例如:①面神经麻痹。取听会或翳风为主穴,额部配阳白,颧部配颧髎,口角配地仓,眼睑配瞳子髎。②上肢瘫痪。以天鼎或缺盆为主穴,三角肌配肩臑或臑上,肱三头肌配臑会,肱二头肌配天府;屈腕和伸指肌以曲池为主,配手五里或四渎。③下肢瘫痪。股前部以冲门或外阴廉为主,加配髀关或箕门;臀、腿后部以环跳或秩边为主,小腿后面配委中,小腿外侧配阳陵泉。

适应证

凡用针灸治疗有效的病证均可用电针治疗,尤其对癫痫、神经官能症、神经痛、神经麻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胃肠疾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疗效较好。在针刺麻醉手术中,电针更有独特的优点。

临床使用电针应注意:①每次治疗前,检查电针器输出是否正常。治疗后,须将输出调节电钮等全部退至零位,随后关闭电源,撤去导线。②电针感应强,通电后会产生肌收缩,须事先告诉患者,使其思想上有所准备,更好地配合治疗。③对患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应用电针时应严加注意,避免电流回路经过心脏;在邻近延髓、脊髓等部位用电针时,电流的强度要小些,切不可作强电刺激,以免发生意外。④曾作为温针使用过的毫针,针柄表面往往氧化而导电不良,有的毫针针柄由铝丝绕制,并经氧化处理成金黄色,导电性能也不好。这类毫针最好不用,如使用时须将输出电极夹在针身上。⑤在使用电针时,如遇到输出电流时断时续,往往是电针机的输出部分发生故障或导线根部有断损,应修理后再用。⑥毫针经多次使用后,针身容易产生缺损,在消毒前应加以检查,以防断针。


Google
 
上一篇:癫证
下一篇:督脉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38]
 · 北京大观园 [3645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8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92.18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