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疾病诊疗

癫证
  发表日期:2020年3月10日  共浏览325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中医以精神错乱,静而少动,哭笑无常,语无伦次,或默默无语,或痛苦呻吟为特征的病证。癫证发病往往有精神刺激之诱因,多因气郁痰凝、阻闭心窍,使神明逆乱所致。此外,与先天禀赋和体质强弱也有密切关系。癫证的发病主要因为气郁、痰阻、血瘀,其中气郁常是发病的先导。精神刺激,所愿不遂,忧愁郁结,气郁则津液流通不利、酿生痰涎,气痰互阻,心窍为之蒙蔽,神志因而失常。气血相关,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痰瘀阻滞心窍,或脑腑络脉瘀阻,致使灵机混乱,均可发生癫证。

癫证属阴,为慢性疾病,多寒证和虚证。辨治时以辨气郁、痰阻、血瘀三者的轻重,以及正气的盛衰为主。癫证常见证型有:①肝郁气滞。病之未久,情绪苦闷,神志呆滞,喜静喜睡,不饮不食,舌苔薄白,脉弦细。治当疏肝运脾,常用逍遥散合白金丸。②气郁痰结,心神扰乱。精神抑郁,寡言呆滞,或多疑妄见,语无伦次,或喃喃自语,喜怒无常,甚则忿不欲生,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当解郁涤痰、开窍宁心,常用涤痰汤。若兼烦躁不宁,失眠易惊,舌尖红、苔腻微黄,属气郁生热,痰火内扰。治当清火化痰、开窍宁心,常用温胆汤。③气虚痰结。情感淡漠,不动不语,甚则呆若木鸡,目瞪如愚,傻笑自语,妄闻妄见,自责自罪,面色萎黄,舌质淡、舌体胖、苔薄白,脉滑或脉弱。治当益气健脾、涤痰宣窍,常用四君子汤合涤痰汤。④气血两虚。癫证久延不愈,精神疲惫,面色苍白,肌肉瘦削,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善悲欲哭,思维贫乏,言语无序,呆滞嗜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治当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常用养心汤为主方。

对癫证应立足于早治,初起正气未虚,气郁痰阻治疗较易。病久正虚邪恋,既不宜骤进补益,又不宜一味涤痰宣窍,治疗颇为棘手,预后往往欠佳。癫证反复发作或由抑郁转向亢奋,以致演变为狂证者难治。

癫证患者宜情怀开朗,避免意外刺激。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解除思想疑虑与负担,以期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Google
 
上一篇:脏腑辨证
下一篇:电针疗法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38]
 · 北京大观园 [3645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8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669.922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