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疾病诊疗

大肠
  发表日期:2020年3月10日  共浏览193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位于腹腔内的人体器官之一。形呈环回叠积状。分回肠和广肠两部分。回肠上接阑门,与小肠相通;下接广肠,广肠下端为肛门。中医学认为大肠主传化糟粕,与胆、胃、小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其经脉与肺相连,故大肠与肺为表里关系。大肠通过经脉循行,与食指桡侧端、上肢伸侧前缘、肩、颈、面颊、牙齿、口角、上唇、鼻翼两旁等部位相连,大肠有病变时往往会在这些部位上有所反映。

大肠的功能是传化糟粕。传,即传送;化,即变化。大肠把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的食物残渣变化成粪便,传送至广肠末端,经肛门排出体外,并在这一过程中吸收多余的水液,故又称大肠为“传导之官”。

大肠与肺、肝、脾、胃、肾的关系较为密切。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表里相关。大肠正常传导,肺气便可清肃下降;肺气清肃下降,亦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发挥。大肠要正常传导,还必须肝气疏泄条达、脾气健运、胃津充足及肾阳温煦,使气行而降,津润而通,通降得宜,方能传导有常。某一脏器的不足或偏颇,都可影响大肠的传导。

大肠的病变多因饮食不节、外感湿热、脾胃受损或脏腑功能紊乱所致。主要表现为传导功能异常,如便秘、泄泻、肠鸣等。如过食生冷瓜果,致使脾肾阳气不足,大肠失于温煦,传导失司,表现为大便溏泄、腹痛喜温喜按、小便清长、手足不温,甚则滑脱不禁、久泻脱肛等症。若平素嗜食辛辣厚味,肠胃阳热素盛,邪热内蕴肠道,气机郁滞,传导失司,则表现为大便秘结、腹部胀痛拒按、口燥唇焦、舌苔黄燥、脉数急等症。或因饮食不洁或外感湿热秽浊之邪,湿热内蒸,蕴结于大肠,表现为下痢脓血或泻下不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等症。若年老、产后营阴内亏或热痛后津伤、大肠失于滋润,可见大便干结、不易排出或数日一行,形体消瘦,咽干少津等症。诊断大肠病变,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有时在大肠经脉循行的体表相应部位有压痛、结节、皮疹、色泽改变等现象,可协助诊断。治疗上以通下为大法,但又要视寒热虚实而有所变化。大肠虚寒者,宜温肠祛寒;大肠实热者,宜通肠泻热;大肠湿热者,宜清泄大肠湿热;大肠津亏者,宜滋阴润肠。

大肠与小肠、脾、胃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排泄糟粕的重要器官,因而对大肠在养生保健方面需要注意饮食卫生,加之心情舒畅,使脾胃健运、肝气条达、气血津液生化之源充足,就可抵御外邪侵入,保持大肠正常的传导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Google
 
上一篇:刺络疗法
下一篇:带脉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39]
 · 北京大观园 [3645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8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21.87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