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以三棱针为器具,根据不同病情刺破患者身体上特定部位的血络即浅表血管,放出适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三棱针用不锈钢制成,针柄呈圆柱状,针身至针尖呈三角锥形,刃尖锋利,分大、中、小三型,临床可根据不同的病症及病人的身体情况,适当选择用针型号。
治病原理
刺络疗法以局部血络为治疗部位,针刺浮络或孙络。浮络是浮现在皮肤浅表能为肉眼观察到的血管,孙络则是较浮络更为细小呈网状扩散的血管分支,二者均属经络系统的络脉。在病变情况下,局部络脉可出现瘀血征象,呈现青、紫、红、黑等色泽变化,说明气血运行不畅。用三棱针刺破浮络、孙络,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有疏经通络、活血化瘀、开窍、清热、消肿止痛的功效。
治疗方法
有点刺法、散刺法和挑刺法3种:①点刺法。用针迅速刺入体表,随即将针退出的一种方法。多用于指、趾末端穴位。针刺前,先将三棱针和针刺部位严格消毒,并在针刺部位上左右推按,使局部充血。然后右手持针,拇、食二指挟持针柄,中指紧贴针体下端,裸露针尖,对准所刺部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令其自然出血或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以助瘀血排出,最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②散刺法。即在病灶周围进行多点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部位的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针刺深度根据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本法还可与拔罐疗法配合,一般是应用本法后,在局部拔罐,以加强祛瘀止痛的效果。③挑刺法。用三棱针等刺入治疗部位皮肤,再将其浅层组织挑断的方法。针挑前先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的两侧,使其皮肤固定,右手持针,将腧穴或反应点的表皮挑破,深入皮肉,将针身倾斜并轻轻地提高,挑断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局部消毒,覆盖敷料。
刺络放血治疗取穴与毫针治疗取穴原理相同,但针刺放血进针的部位不一定在十四经穴上,有的是离穴不离经。主要是选取穴位处或穴位附近瘀阻明显的血络。有时选取的穴位从经络循行方面来看,与病变部位并无关联,但实际经验却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适应证
主要适用于各种实证、热证和痛证。其中点刺法多用于高热、惊厥、中风昏迷、中暑、喉蛾、急性腰扭伤;散刺法多用于丹毒、痈疮、外伤性瘀血疼痛;挑刺法常用于目赤肿痛、丹毒、痔疮等。
临床使用刺络疗法应注意:①局部皮肤和针具要严格消毒,以免感染。②熟悉解剖部位,切勿刺伤深部大动脉。③对一般下肢静脉曲张者,应选取边缘较小的静脉,注意控制出血;对于重度下肢静脉曲张者,则不宜使用。④点刺、散刺时,针刺宜浅,手法轻快,出血不宜过多。⑤施术中要密切观察病人反应,以便及时处理。如出现血肿,可手指挤压出血或用火罐拔出。仍不消退,可用热敷以促其吸收。如误伤动脉出血,用棉球按压止血或配合其他止血方法。⑥虚证、产后及有自发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