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疾病诊疗

针灸铜人
  发表日期:2020年3月10日  共浏览176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中国古代供针灸教学用的以青铜浇铸而成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始铸于北宋天圣年间,明、清两代也曾制作,对经络腧穴直观教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img/ueditor/1527561100692ZY00475针灸铜人.jpg

清代针灸铜人

-北宋针灸铜人 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铸造针灸铜人两具,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阖,铜人体内雕有脏腑器官,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铜人既可供针灸教学之用又可作为考核医生水平的工具。据南宋周密《齐东野语》载,考试前先用黄蜡封涂铜人外表孔穴,其内注入水,应考者根据主考官所提出的腧穴,定位针刺。如取穴准确,针入而水流出;如取穴不准,则针不能刺入。这两具针灸铜人因战争关系,一具在南宋时失落;另一具为金人所得,传到元代,已有缺损,由尼波罗(今尼泊尔)人阿尼哥于至元二年(1265年)修复。

-明代针灸铜人 明初,由于修复后的北宋针灸铜人已昏暗难辨,于是,明英宗诏命仿照北宋铜人重新铸造,于正统八年(1443年)制成。北宋铜人原件遂被弃置,下落不明。此外,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针灸学家高武也曾铸造男、女、儿童形状的针灸铜人各一具。现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具明代铜人,高89厘米,男童形状。

-清代针灸铜人 清乾隆年间吴谦等奉诏编撰《医宗金鉴》。为奖励主要编撰者,曾铸若干具小型针灸铜人作为奖品。现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藏有这批铜人中之一具,系女性形状,高46厘米,实心,表面有经络、腧穴,但人体造型欠匀称。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具针灸铜人,高178厘米。有人误认为这就是明正统年间仿宋重铸的铜人。其实该铜人的形制与北宋铜人出入甚大,应该是晚清时铸造的。

-现代仿铸针灸铜人 1978年,南京医学院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合作,研制仿宋针灸铜人一具,现存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它是用青铜冶炼浇铸而成,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阖,打开后可见浮雕式脏腑器官,闭合后则全身浑然一体。高172.5厘米,重210千克。1987年,河南开封何保仪等也根据历史文献铸造针灸铜人一具,以图复原。此外,在古代针灸铜人的启发下,利用现代光电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制作经络腧穴人体模型,远比古代铜人精巧,并有很多新产品供教学用。


Google
 
上一篇:针灸配穴
下一篇:刺络疗法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39]
 · 北京大观园 [3645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8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20.31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