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疾病诊疗

保健推拿
  发表日期:2020年3月10日  共浏览271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中医运用推拿或自我推拿方法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病理状态的方法。目的是消除疲劳、防病强身、保健养生、健美容颜、抗衰延年。其特点是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以穴位和特定部位推拿为主,配合气功和肢体活动。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和脏腑功能等作用。

简史

原始人已了解到简单的抚按、舞蹈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作用。先秦时期甲骨文载“头梳、陶搓”可洁身美发,并由此发展为“栉头、摩面”等自我按摩,不但治病,还可健身。马王堆汉墓出土《五十二病方》载药巾按摩,表明当时养生保健和性保健已相当普遍;帛画《导引图》是人类第一幅医疗保健体操图,集武术、体操、气功、按摩为一体。

中国最早的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十卷(已佚)书目载于《汉书·艺文志》中。其内容以保健按摩为主,可达到外无身形病痛、内无精神烦恼,延年益寿。汉代张仲景 -《金匮要略》将膏摩列为保健方法。 -《神农本草经》有“作摩膏,除小儿百病”的记载。

魏晋隋唐时期,保健推拿有很大发展。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固齿聪耳的局部保健法。梁代陶弘景《养生延命录》有全身保健推拿法,并重食后运动和摩腹结合。隋代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主载自我推拿,重摩腹养生。唐代孙思邈 -《千金要方》则重日常保健推拿,“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康健,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预防诸病也”;还有食后、起床后等具体操作方法;小儿“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风寒”,首倡小儿保健推拿;养生卷还载有“天竺国按摩法”、“老子按摩法”两套系统自我按摩法。

明清时期,胡文焕《格致丛书》辑录各家保健推拿,详述原理、具体方法和导引功势等。此期大量小儿推拿专著详论小儿保健推拿。

现代,保健、放松、美容推拿极为盛行。如运动员比赛前后进行推拿,以调整竞技状态,提高成绩,消除疲劳,迅速恢复体力。

常用保健推拿的部位及手法有:

五官保健推拿  包括头部及眼、鼻、耳、口的保健推拿。要求每日一次,晨起为佳。

头部保健推拿 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具有醒脑明目、止眩生发、镇静安神、增强记忆及防止脑老化的作用,并防治高血压等症。方法依次为:揉印堂、神门穴,推前额,按揉太阳穴(图1),摩揉头侧,揉百会穴,摩头,揉枕骨,疏五经(梳头),揉风池穴,叩头(用两手十指尖)。

img/ueditor/1527236398320ZY0522-t2保健推拿-揉太阳.jpg

图1 揉太阳穴

眼保健推拿 具有消除两眼疲劳、提高视力等作用。可防治近视、老年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疾。方法依次为:揉攒竹穴(图2),揉鱼腰穴,揉丝竹空穴,揉太阳穴,揉承泣穴,揉四白穴(图3),揉阳白穴,熨目(两手摩热后轻压双目),按睛明穴(图4),刮眼眶(图5),按揉风池穴,按揉合谷穴,摩头顶。

img/ueditor/1527236419722ZY0522-t1保健推拿-揉攒竹.jpg

图2 揉攒竹穴

img/ueditor/1527236435959ZY0522-t3保健推拿-揉四白.jpg

图3 揉四白穴

img/ueditor/1527236449007ZY0522-t4保健推拿-揉睛明.jpg

图4 揉睛明穴

img/ueditor/1527236459069ZY0522-t5保健推拿-刮眼眶.jpg

图5 刮眼眶

鼻保健推拿 具有促进鼻腔生理功能、防止鼻黏膜老化及调整全身气血、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并防治感冒、鼻炎等症。方法依次为:捏山根(目内眦之间),揉迎香穴,推鼻梁,浴鼻,揉巨髎穴,摩上星穴,掐揉合谷穴,推列缺穴。

耳保健推拿 具有聪耳明目、调整全身功能状态的作用,并防治耳鸣、耳聋等耳疾。方法依次为:揉耳周耳门、听宫、听会、翳风、角孙等穴,揉耳后高骨,扯耳、揉耳轮,按耳窍,摩腰部。

口腔保健推拿 具有通荣卫、润五脏、固齿、健肾的功能,防治齿松龈痿、舌乳头萎缩,并促进唾液腺的分泌功能,促进消化。方法依次为:叩齿,咽津,摩齿龈,刮舌(用上牙),揉地仓穴,按揉颊车穴。

五脏保健推拿 包括心、肝、脾、肺、肾的保健推拿。要求每日一次,晨起或睡前操作。

心保健推拿 具有养血安神、疏调血脉、镇静除烦、调汗驻颜的作用,使人神清气爽、朝气蓬勃,改善心脏血液供应、增强心脏功能、防治冠心病等。方法依次为:揉膻中、巨阙穴,推胸骨,推肋,摩乳,擦胸,揉臂,点神门、太渊穴并提臂,拿肩井,擦揉厥阴俞、心俞、膈俞穴。

肝保健推拿 具有疏肝理气、镇静安神、舒筋通络、和胃降逆、养血明目的作用,防治肝、胃病及精神抑郁等症。方法依次为:推胸腹,按揉幽门、期门、章门穴,摩三腹(指腹的上、中、下三部),搓胁肋,揉推肝俞、脾俞穴,推揉下肢(沿胆、肝经),点筋缩、曲泉穴,拿肩井。

脾保健推拿 具有助脾强肾、消积化滞、增进食欲、生血养颜、充肌健身的作用,防治胃病,补气血,抗衰老。方法依次为:摩腹揉脐,拿腹(沿胃经),捏脊,推揉下肢(沿胃经),揉小腿,揉公孙、三阴交穴。

肺保健推拿 具有固卫抗邪、宣肺利窍的作用,防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并调整全身功能状态。方法依次为:按揉中府穴,揉膻中穴,压胸,推胸肋,擦揉背部(沿膀胱经),捏揉上肢,拉提上肢,按揉曲池、外关穴,叩胸背。

肾保健推拿 具有补肾壮阳、充脑增智、壮骨强身、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依次为:摩下丹田,摩腰眼,推脊柱,擦腰骶,揉下肢(沿肾经),按揉足三里穴,按揉百会穴,擦涌泉穴。

四肢保健推拿 具有疏经通络、强筋健骨、滑利关节、防老健身等作用,防治肩周炎、腱鞘炎、肢体软弱无力等病证,每日一次。

上肢保健推拿 方法依次为:揉颈肩,按揉肩井部,拿揉三角肌,按揉肩髎、肩髃、肩贞穴,摇肩,搓揉上肢,点按曲池、少海穴,揉腕和点揉外关,摇腕,揉指掌关节,捋指,叩指。

下肢保健推拿 方法依次为:拿揉大腿(图6),拿血海、梁丘穴,揉髌骨(图7),按揉委中穴,推揉足三里穴(图8),拿小腿(图9),拿三阴交至太溪穴,摇踝(图10),屈足,屈趾,擦涌泉穴(图11),叩腰臀部,抻下肢。

img/ueditor/1527236518110ZY0522-t6保健推拿-拿揉大腿.jpg

图6 拿揉大腿

img/ueditor/1527236533140ZY0522-t7保健推拿-揉髌骨.jpg

图7 揉髌骨

img/ueditor/1527236547024ZY0522-t8保健推拿-推揉足三里.jpg

图8 推揉足三里穴

img/ueditor/1527236562334ZY0522-t9保健推拿-拿小腿.jpg

图9 拿小腿

img/ueditor/1527236575439ZY0522-t10保健推拿-摇踝.jpg

图10 摇踝

img/ueditor/1527236587266ZY0522-t11保健推拿-擦涌泉.jpg

图11 擦涌泉穴

美容保健推拿 主要指面部美容。颜面是人体脏腑经气的外在表现,面部美容亦需中医辨证来实施,由内治外,通过全身保健推拿,使脏腑经气得到调整,达到容颜、消斑、祛皱及延缓自然衰老的作用。方法依次为:摩腹,摩膻中,摩印堂穴,按揉合谷穴,推前额并揉太阳穴,按揉头维穴,揉眼周,浴鼻、揉口周,摩颊,点揉颧髎、下关、颊车穴,揉耳前三穴(耳门、听会、听宫),梳头(用手指),叩头顶(用双手十指),推背部俞穴,拿三阴交穴,拿血海穴,按揉足三里穴,擦涌泉穴。每日一次。同时不可随意乱用护肤、美容品,少食辛辣刺激食物


Google
 
上一篇:白屑风
下一篇:胸痹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0]
 · 北京大观园 [3645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54.68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