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运用温热药物以治疗寒凝经脉病证的治法。属治疗八法中的温法之一。具有温阳散寒、通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阳气不足、经脉受寒、血脉不畅所致的手足厥冷、肢体冷痛、阴疽(慢性虚寒性疮疡)、月经不调、痛经、小腹冷痛等。常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药物如麻黄、桂枝、细辛、附子、炮姜、当归等。代表方剂有当归四逆汤、阳和汤。
临床上运用温经散寒法时,还需根据不同的疾病和证候选用不同的方剂。如血虚受寒、手足厥冷、肢体冷痛,宜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用当归四逆汤;阴疽、局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方用阳和汤;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不调、痛经,宜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方用温经汤;寒侵肝脉、气机阻滞、少腹冷痛,宜行气疏肝、散寒止痛,方用天台乌药散。
临床上凡痹证、疮疡、月经不调、少腹疼痛等病机属热者,均不宜使用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