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用性味辛温并具有发散作用的药物以解除表邪的治法。又称辛温解表。属治疗八法中的汗法之一。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即因外感风寒、邪气郁于肌表、腠理闭固或营卫失调,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脉浮紧或浮缓、无汗或有汗等。用辛温发汗法可解散邪气,因辛能散,温可胜寒。常用药物有麻黄、桂枝、羌活、防风、白芷、紫苏等。
风寒表证可分为风寒表实证(感受寒邪为主)和风寒表虚证(感受风邪为主),分别需用发汗散寒和解肌发表的治法。发汗散寒为发汗作用比较强的治法,用于风寒表实证,证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代表方剂为麻黄汤。解肌发表的发汗作用比较弱,是具有调和营卫作用的治法,用于风寒表虚证,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代表方剂为桂枝汤。
临床上,辛温发汗不宜用于风热表证,因风为阳邪、热为火气,其特点为发热、口渴、脉数、不恶寒,若用辛温剂,则更伤阴耗液。另外,对于疮疡、淋证、衄血、失血,以及伤寒表虚自汗、血虚而见尺脉迟、误用下法而见身重心悸等证应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