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运用清热药与凉血、散血药配伍以治疗气血两燔证的治法。属治疗八法中的清法之一,又称气血两清法,适用于一切热疫之证。患者体内热毒火邪充斥,内外气血两燔,故临床上可表现为大热烦躁,头痛如劈,渴喜冷饮,谵妄不安,骨节疼痛,或发斑,吐衄,尿血,舌绛唇焦、苔黄燥或焦黑,脉沉而数或浮大而数等。常用清热药有石膏、连翘、栀子、黄芩、黄连、知母、竹叶等;凉血、散血药有水牛角、生地黄、丹皮、赤芍、玄参等。常用方剂有清瘟败毒散、化斑汤等。
运用该治法时应注意:①热盛于气分而未入营血者不宜用,以免引邪深入。②邪初入营分而未动血者,应清营透热,使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而解,不宜早用凉血、散血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