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以手捏拿患者背部脊中线皮肤以防治疾病的推拿方法。又称捏脊。多用于治疗小儿疳积等病证。早在晋代葛洪的《肘后方》中已提到用捏积治疗腹痛,并简略地介绍了操作方法。但此法在历代推拿著作中记述不多,然而因其方法简便、效果显著,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
捏积前使患者暴露背部,如为小儿则令其俯伏母膝或俯卧床上。在小儿捏积之前,先用手掌在其背上循捏积的部位轻轻由上至下、由下至上按摩数遍,以放松肌肉。操作法分为两类:一类为三指捏法(图1),用双手的拇、食、中三指撮捏背上皮肤并向上推进,从脊骨尾端(鱼尾或长强穴)直至第七颈椎脊突下(大椎穴)。为了加强刺激,可以每撮捏三次,捏起脊上皮肤向上用力提拉一次(即捏三提一法)。也可根据不同病情选择按揉背部近脊中线的穴位(膀胱经第一侧线上的有关俞穴)。另一类是二指捏法(图2),将双手握成空拳状,用食指中节挠侧缘顶住皮肤,拇指螺纹面与食指中节用力捏拿住脊上皮肤,边捏边向上缓缓推进。在操作时,可根据不同病证或补或泻。补法顺督脉经气而行,由下向上捏;泻法迎督脉而行,由上向下捏脊;平补平泻则由下向上、再由上向下,反复数次。撮捏皮肤不可过紧。

图1 三指捏积法

图2 二指捏积法
捏积有调整阴阳、健脾和胃、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已发现捏积可调节疳积患儿的血清胃泌素含量,促使患儿增强食欲、增加体重,改善脾胃功能。其他儿科病证如小儿先天不足、身体虚弱等,也可用此法健体。对小儿脾虚腹泻、佝偻病、遗尿、虚喘也有较好的疗效。在现代,捏积疗法也应用于成人,如调整妇女月经紊乱、治疗高血压、改善肺功能、消除肺部炎症、治疗慢性胃炎等。
捏积时要求环境安静,室温适宜,术者精力集中以及手法适度。一般每日一次,七日为一疗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