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疾病诊疗

痞满
  发表日期:2020年3月9日  共浏览173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中医以胃脘部痞塞不通,触之无形,按之不痛为特征的病证。多因误用泻下剂损伤脾胃之气,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以及脾胃虚弱,引起脾胃升降失常所致。

病因病机 引致痞满的原因很多:或由于热病邪在肌表,医者反用泻药攻里而损伤脾胃,邪气乘虚结于心下;或饮食过饱,恣食生冷,影响脾胃的运化、气机的升降;或由于情志失和而肝气郁结不舒;或由于脾胃失健,不能运化水湿,酿生痰浊,痰阻中焦;或脾胃虚弱,饥饱不匀;或过用寒冷克伐之剂,重耗脾胃之气,导致脾运失健,胃纳呆钝。总之,痞满的病位在胃脘部,其病机多为脾胃虚弱、内外之邪乘而袭之,致使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所致。

辨治 痞满应辨其虚实,有邪者为实,无邪者为虚;饮食积滞、痰湿内阻、肝郁气滞者为实,而脾胃虚弱属虚。治疗原则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但临证以虚实互见为多,故常用消补兼施之法。痞满可分以下证型:①饮食积滞。证见胃脘满闷,痞塞不舒,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或大便不通,腹满,舌苔垢腻,脉弦滑。治宜消导和胃,用保和丸合平胃散。②痰湿阻滞。证见胃脘痞塞,满闷不舒,头目眩晕,恶心欲吐,身重倦怠乏力,或咳痰不爽,苔白腻,脉滑。治宜祛痰化湿、顺气宽中,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③肝郁气滞。证见胃脘不舒,痞塞满闷,心烦易怒,两胁作胀,常欲长长叹息为快,舌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消滞,用越鞠丸加减。④脾胃虚弱。证见胃脘不舒、痞塞胀满、时宽时急、喜热喜按、得温则舒,四肢欠温、气短乏力,倦怠懒言,不欲食,大便不实,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虚大无力。治宜健脾益气、升清降浊,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⑤中虚湿热。证见胃脘部痞满,不思饮食,口苦,恶心,呕吐,大便黏滞不爽,舌质偏胖有齿痕、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益气健脾、清热化湿,常用半夏泻心汤为主方。

若能正确治疗,痞满的预后大多较好。倘若迁延不愈导致脾胃虚弱,也有转为气虚中满之鼓胀者,则预后欠佳


Google
 
上一篇:捏积
下一篇:七情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0]
 · 北京大观园 [3645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27.344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