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四川省 >>四川主要景观

成丁礼及葬礼
  发表日期:2009年6月4日  共浏览539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对于摩梭人来讲,一生最重要的仪式是成丁礼和葬礼; 摩梭人认为未成年的男女还没有灵魂, 不能参加社交活动,所以摩梭人的孩子到虚岁13时便要举行成丁礼,女孩叫“穿裙礼”(“图给”),男孩叫“穿裤子”(“细给”);成丁礼一律在大年初一早晨举行,地点在自己母亲家的母屋火塘下方的两棵柱子,左柱为男柱,右柱为女柱,两柱必须取自同一棵在向阳坡上生长的古树所制,树的顶上一节作男柱,根部一节作女柱, 象征女性是家屋的“根根”,男女同根同源,互补互助,平等和谐; 摩梭人行成丁礼时,女孩在女柱旁行仪式,脚踩大米,代表耕作劳动,料理家务,男孩在男柱旁行仪式,脚踏猪膘,象征出外狩猎,闯荡江湖, 女孩由母亲为其穿上漂亮的衣裙,盘发和配戴饰物,女孩还可以分得一间属于自己的花房,男孩由舅舅穿上摩梭成年男装并佩上腰刀,成丁礼过后,就算是大人了,可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理论上就可以走婚了(但实际要到18,19岁才开始走婚);摩梭人的成丁礼,是给灵魂的仪式,表示行仪者的灵魂参加到全家人的集体灵魂里,行仪者从此也就拥有灵魂,成丁礼代表摩梭小孩正式进入成年世界,享有成年人的权利与义务。

  不象别的民族,结婚是人生大事,摩梭人的葬礼才是一生中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仪式,葬礼是摩梭文化中最复杂最重要的礼仪;摩梭人相信生死轮回,灵魂不灭,但认为必须死在母屋才能魂返祖先地,他们认为人的幸福是前生修积的,生前作好事的人,死后也会有好报;摩梭人死后行火葬,属二次安葬,火葬本意是为给死者脱皮,由死者脱皮变成祖魂,祖魂的归宿为先祖迁徒的祖源故地-“司布阿那瓦”,到那里与祖先过他生前一般的生活。葬仪繁琐奇特,从筹办到商议执行, 报丧, 洗尸, 捆尸,停尸,守灵,起尸装棺,达巴开路,交待族谱,洗马绕村,集体吊唁,清晨火葬,拾骸等程序,并且要请众多喇嘛和达巴举行隆重仪式,全村人都要参与,各有不同分工,葬礼是由一个母系家族的人分担承办的;葬礼的全过程全由男子负责,因为摩梭人认为女人只与生命有关,是生命之源,必须要远离死亡的时空。

  火葬前一天,要请同一“斯日”(氏族)的达巴跳驱鬼舞,在火塘边念诵经文,为死者开路,达巴通过念诵送魂经,诉说这个家族摩梭人的家谱,回祖地的路线,引领死者回到祖先生活的地方-“司布阿那瓦”(据说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北的地方);火葬出殡的第一天,要举行洗马绕村的仪式,洗马的水也是要到上游中取水,男九女七,先由家中一位男子牵马离开,把马洗涤干净,但返家时需在家门不远处把马交给一位女子,让她把马牵回家,意义上讲这些马要带着死者的灵魂回到祖先地,近几年洗马仪式已很见; 喇嘛一直念经,在火葬那天的早上大约四、五点钟,土炮响起,召集全村各家人来吃早点,然后各按分工,亲人跪拜,几声炮响后开始出殡, 村里老人手执写上六字真言的风马旗带路,同时一面念诵传统摩梭古老的送魂与迁徙路线,四个青年男子各自扛着青松枝在后,一匹白马驮着死者的灵魂,四个精壮青年男子杠着木轿,死者就在轿中,队伍中不时大放鞭炮,同时向天空鸣枪, 送葬队伍快步通过村子,来到湖畔或山坡上,这里早有喇嘛在诵经等候,村中四位年轻男子事先上山砍好的用一米来长胳膊般粗的松树制成的木屋状小木楞子火葬台,有一人来高,已静静地立在那里,这是“小木楞房”,是按方位事先准备好的,供死者临时居住的,送葬的队伍一到,就将木轿放在“小木楞房”中内(或将死者直接取出放到“小木楞房”中),死者必须面向西方,女性亲属要远离火葬地,并必须在点火前离开火葬地,在太阳升起之前由喇嘛用酥油点火焚化,家属远去的哭泣声也同火烟一起徐徐升入空中, 据说看燃烧的火烟是否笔直冲天就能知道死者是否走得好,是否留恋人世,喇嘛们念着经超度着亡灵;摩梭人相信人死之后,大约有四十九天的时间,那个死者的魂灵在不断地变化,有时是飞禽,有时是走兽,有时又成浮云,有时又成一阵风,人们要不断地祈祷,只有到第四十九天才会定型为人魂,所以喇嘛们以古老的语言与灵界对话;火化后的第二天会有村中两位男子来拾骨灰,放入布袋,到专门安放本“斯日”骨灰的“罐罐山”上安放骨灰,安放时,布袋口要打开,底部也剪开,让骨灰尽快散回祖先原居地;七七四十九天时还要再请人吃一次饭,但不再上山了,三年之内还要作一些简单的超度,比如佛事或供奉等,三年以后就不办任何仪式了,只在每日几餐前举行“处度”的仪式中敬奉祖先和逝去的家族中人。

  摩梭人认为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解脱与轮回再生,死亡代表着再生的释放与喜悦,故整个葬礼过程的嚎啕哭泣时间极短,加起来也不超过一两小时,因为相信亡者投胎转世,日后会在每天的“处度”仪式中再聚,若在限定时空外哭泣,那是对亡者的侮辱不敬,令亡者得不到释放和解脱。

  摩梭人认为未成年的男女还没有灵魂,未成年人死后,因为他没有灵魂,不能变成祖魂,因而葬仪不用火葬,用土掩埋;由于车祸及疾病等不正常死亡的人,也不能进村,不能举行这么盛大的仪式,只能在村外匆匆火化掉;对摩梭人来讲,女人与生有关,关系到家屋的繁衍,不能沾染死气,所以葬礼中无论主厨还是各个环节,主要由男人来承担主角,并不是歧视妇女的作法,反而是对妇女非常的尊重和照顾。


Google
 
上一篇:摩梭民居建筑及服饰
下一篇:摩梭人的宗教及节日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4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3]
 · 北京大观园 [3624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75.977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