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西北地区 >>敦煌市 >>敦煌文化

北谅国的石窟艺术
  发表日期:2009年3月15日  共浏览1339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在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原一带战乱频繁,河西走廊也分别由前凉、后凉、西凉、南凉、北凉五个国家往复更替着。公元412年,匈奴族的沮渠蒙逊占领了姑藏(即凉州),统一了河西走廊,自称为“河西王”,使北凉国发展到了极盛。沮渠蒙逊本人是很相信佛法的,也怀有弘扬佛教的远大志向,他不但在国内修建了华丽壮观的佛寺,还特意邀请了很多中外著名高僧前来凉州翻译佛经,使凉州成为了当时全国的译经中心之一,河西佛教的重要基地。北凉国的佛教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很重视禅定修行,也出现了很多历史上有名的习禅僧人,这对以后中国佛教中的禅定与观想修行影响很大。要想安静地修行禅定,就需要寻找一个幽雅僻静的场所,而位于河边山崖间的石窟就为习禅僧人们提供了优良的修行地。因此,石窟寺的开凿就在北凉国境内兴盛起来了。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在中国的新疆以东年代最早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开窟造像活动,是开始于凉州的南山。

  


 

据唐代和尚道宣的《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等书记载:沮渠蒙逊曾经在凉州以南百里的地方为他的母亲祈福雕凿了一尊5米多高的石佛像,还开凿了几所石窟,里面的佛像有泥塑的也有石雕的,千变万化,常常令前来礼拜的信徒们心惊目眩。一些中原来的僧人在经过这里时,有时会远远地望见那尊大佛正在来回不停地走动着,但等他们走到跟前时大佛就又恢复了静止,不过它的脸上还显露着刚刚活动过的神态。有的人不相信,就取来一些细土撒在地上,想看看它到底会不会走动。撒土人刚刚走远,大佛就离开了山崖不停地行走起来,它的双脚踏着大地,留下了清晰可见的足迹。几百年来,这尊大佛就是这样经常地向人们显示着它的灵异。

但在公元7世纪以后的中国历史文献中,就再也看不到有关这处凉州南山石窟佛像的记载了。直到公元20世纪40年代初,著名历史学家向达先生才开始怀疑武威东南40多公里的张义堡天梯山大佛寺,有可能就是沮渠蒙逊开凿石窟的地方。1954年,浙江学院的史岩先生亲往天梯山进行了勘查,从而确定了那里就是沮渠蒙逊开创石窟寺的地点,但是这位北凉国的国王当年凿出的石窟与大佛像已经不在了,据记载这一带隋明以后,平均每60年发生一次大地震,所以,最先开凿出来的大佛像可能早已毁坏于大地震了。

天梯山石窟大约有15座,其中有4座是中心塔柱式洞窟,还有一些唐代开凿的石窟。中心柱窟都是中等规模,平面近似于方形,中间立着一座通顶的方柱,象征着楼阁式的佛塔,方柱的每面开出二或三层佛龛,再在龛内塑制佛像。在公元20世纪50年代末,天梯山一带修建水库,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包括第1、4这两所中心柱窟在内的几座重要洞窟进行了拆迁保护,发现在这两个中心柱窟壁面上有两层壁画,上层的和敦煌莫高窟北魏时期的壁画很相似,那么下层的就很有可能是比北魏更早的北凉国壁画了。在那些下层的壁画中,有手提 净水瓶的观世音菩萨立像,有手握兵器的天王形象,有双手合掌蹲跪着的供养菩萨像,还有体现西方极乐世界思想的化生童子形象。这些壁画人物在绘制时都是以线描为主,面相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壁画中所表现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的思想,与龟兹地区的通过道式中心柱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来自印度的绕塔礼拜思想被北凉国佛教徒 接受以后,就开始形成了最初的具有中国内地特色的石窟艺术,并对以后中国石窟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令人瞩目的是,在同属于北凉国境内的肃南与洒泉地区,也发现了类似于凉州石窟的北凉国的中心柱窟。

在张掖县以南约60公里有祁连山脚下,有一处颇具规模的马蹄寺石窟群,从马蹄寺向东南再走大约5公里,就会看到在高约100米的峭壁上,开凿着两座石窟,这就是肃南的金塔寺石窟。这两座东西相寺石窟。这两座东西相邻的石窟,都是平面近似于方形的中心柱窟,其中东窟宽9.7米,高6米,正中的方形中心塔柱每面开凿了三层佛龛,龛内龛外安置着彩塑的佛、弟子、菩萨、千佛、飞天等像(图12),窟室的左、右、后三壁都绘制着壁画,共有三层,而最内的两层壁画内容却不太清楚。西窟的规模稍小一些,方形中心柱的每一面也是开凿了上下三层佛龛,在龛的内外有彩塑佛、菩萨、思维菩萨、弟子、千佛、天王等形象。窟室的左、右、后三壁也保留了三层壁画,最里面的一层画的是千佛题材,很有可能是北凉国时期的作品。西窟顶部在环绕中心柱的地方画着供养菩萨,外侧还绘着一系列飞天,象征性地表现着无际的碧空。

从洒泉城向南大约行走15公里,就到了文殊山石窟群,它们分别开凿在前山和后山两处,在前后山之间还有六七所小石窟。其中前山的千佛洞和万佛都是平面近似于方形的中等规模的中心塔柱窟。千佛洞的宽度在3.8米左右,高3.6米,在主室的前部还有前室,但原来的进深已经不清楚了。中心塔柱的每面都开了两层佛龛,一般是在龛内塑坐佛像一尊,在龛外的两侧各塑一尊胁侍菩萨。窟室西、北两壁的壁画保存蒋好,其中北壁的壁画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画的是排列整齐的小千佛像,下部画的是10身立佛像;西壁的中部画着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到菩萨,阿弥陀佛的两侧上部也画着千佛,下部画的是供养人行列。千佛洞的窟顶环绕着中心塔柱画着翱翔于空中的飞天与伎乐天。万佛洞也是北凉国的石窟,不过窟内的表面都被西夏的壁画所覆盖了。

金塔寺与文殊山的北凉国石窟艺术,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壁画方面,金塔寺石窟顶部的菩萨与飞天都是高鼻深目的形象,有着体高肩宽的身材。它们的画法是用朱色线条准确而又简练地勾出人物的形体,再用石绿、浅黄或纯白等色来涂绘衣饰部;文殊山前山千佛洞壁画中的佛与菩萨也表现出了魁梧的体格特点,它是先用土红或白色绘出人物的基本形象,再用较深的宽线在颜面和肢体边缘勾出轮廓,然后以红线或黑线勾勒,以鲜艳而又浓厚的色彩涂衣裙和饰物,衣裙的边缘最后还要用较深的颜色晕染一次,以增强人物的立体效果,这种技法与龟兹早期石窟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在塑像方面,主要是金塔寺石窟的塑像,佛和菩萨都是面相浑圆,眉眼细长,深目高鼻,身躯健壮;菩萨与飞天姿态多样,造型生动。特别是在中心柱表面大量采用高塑的方法,使一些塑像贴壁而坐或凌云飞翔,烘托得佛国世界更加热烈非凡。

看到北凉国的石窟,会使我们联想起克孜尔石窟象征性中心塔柱,的确,这两个地区之间同样盛行的绕塔礼拜思想应该存在着相互继承的关系。龟兹地区虽然流行的是小乘佛教,但与它隔着大沙漠对峙着的丝路南道间的于阗国里,流行的却是大乘佛教,而且在当时兴建了许多带有佛塔的寺院。龟兹与于阗的佛教艺术传到了河西走廊的北凉国,才造就了这里崭新而独特的石窟艺术。真正体现汉民族精神的佛教石窟艺术,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中国佛教文化信息中心提供 文/常青)


Google
 
上一篇:解读敦煌弥勒菩萨
下一篇:莫高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原材料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3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08]
 · 北京大观园 [3624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53.51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