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湖北省 >>湖北省内游

湖北神农架原始森林
  发表日期:2009年2月7日  共浏览482 次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神农架山区,位于湖北、陕西、四川三省的边界,南濒长江,北望武当山,是大巴山脉和秦岭山脉交结的地方,亦是我国南部亚热带向北部温带过渡的地带。全区面积达3250平方公里,主峰太神农架高达3300米。1978年,国家决定在其中的大小神农架诸峰周围20平方公里地带建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和森林生态系统。

  神农架地处大巴山东段,总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由石灰岩、砂岩组成的许多条脊岭,构成雄伟山体。整个地区峻岭盘结,错综复杂。相传这里曾是远古时代神农氏(炎帝)定居耕田、遍尝百草、采药治病的地方。由于山高壁陡,神通广大的神农氏也只好搭架而上,因此得名"神农架"。

  寒冷、潮湿、天气多变,是神农架气候的主要特征。这种温凉阴湿的气候,为多种类型的林木,特别是冷杉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的生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生长条件。由于地处我国东西、南北植被的过渡地带,这种植物种类非常繁多;又因山地高耸,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十分明显。海拔1000米以下,主要是油桐、杜仲、乌柏、核桃等副热带经济林;1000-1700米,为常绿和落叶阔叶林带,代表树种有泡桐、检皮标、茅栗等;1700-2200米,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以华山松、锐齿栋、山毛律等为主;2200米以上,则是以冷杉为主的针叶林带,冷杉是神农架主要树种之一,树干高直,材质好。神农架植物种属达2000余种,其中珍贵植物30余种,有"绿色宝库"之称。林区有优质的桶木,木质坚硬的马铃光,树冠覆盖面积达一亩多的刺揪,质地柔软的泡桐,生长快速的华山松,用于雕刻的黄杨木等。主峰东南13公里的千家坪,生长着大量子遗植物,如珙桐、水杉、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鹅掌揪等,都是举世闻名的第三纪孑遗树种,被誉称为"活化石"。其中珙桐,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树形端正,木材坚美,花开形如飞鸽,故有"中国鸽子树"之美称。

  神农架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达500余种之多,其中20多种是列入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哺乳动物种类,既有属于东洋区系动物群的苏门羚、獐、扇、麂、毛冠鹿、大灵猫、小灵猫、花面狸、云豹、金猫、鼬獾、豪猪等,又有古北区系的狍子、中华盼鼠等。鸟类也反映了两大区系的过渡特点,昆虫种类更是繁多,可称是一个天然动物园。这里的动物最特异之处,在于金丝猴、白熊等珍稀动物。神农架是我国金丝猴重点保护区之一,而主峰近峰顶一带的箭竹林,则是白鹤、白獐、白猴、白麂、白麝、白松鼠、白苏门羚、白蛇和白熊的集中区。这些白色动物引起科学界从遗传学角度,研究动物"白变"规律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揭示神农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神农架之神秘、离奇和引人入胜,更在于这一带有关"野人"的传闻、记载和观察活动。"野人"的存在,至今仍属"世界四大自然之谜"之一。在中国,"野人"一说,从古代的传说发展成为现代传闻,不时有人报告亲自遭遇这一神秘动物的情景。1976年5月14日一次遭遇之后,中国科学院组织了考察队,探查"野人"群体生活和繁殖的环境条件,收集到"野人"的粪便、毛发等实物和脚印,但至今全世界尚未捕获一个活的"野人",所以还不能作出科学的结论。

  为满足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神农架林区近年在几处重点风景点建立旅游设施,如燕子垭已经得到开发。燕子还位于林区北部,海拔2000余米,山势高峻挺拔,苍翠如绘,山顶建筑亭台,供游人观览林区群峰和茫茫森林景观。

  林海石城

  现名松柏镇,北倚送朗山,南临青杨河。原名狮象坪,相传炎帝神农氏曾在此镇伏激烈争斗的雄狮和大象,并将其变成对峙的两山而得名。后来因此地遍生古松,幽香四溢,故名松香枰。中唐时期,为庐陵王李显的辖地,始建古城和古庙。古庙玉皇阁还被李显作为游猎深山时的行宫,现仅存遗址。古城清初毁于山洪,直至本世纪七十年代初这里仍是一个荒僻的小村。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神农架林区后,这里才开始建镇。又因此地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坚实而别致,牢固而美观,故有"林海石城"的美誉。如今该镇已成为神农架林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也是避暑度假,健身疗养,观光旅游的理想场所。镇周围青山环绕,碧水长流,百花争艳,美不胜收。清代诗人刘秀曾作《洞儿沟》诗,以示赞美。游客到此,流连忘返。

  红坪画廊

  红坪画廊位于神农架天门垭南麓,是一小块峡谷盆地,绵亘15公里,故名乌龟石。相传周昭王伐楚时,途经此地,神龟动怒,将剑震抛长空,落插岩缝中;至今尚留"昭王剑"遗址因昭王被迫退军后,神龟变一巨石,长卧于此,故得名乌龟石,后来此地建有红坪林场又改名红坪。红坪峡峡谷盆地两边,奇峰林立,嶙峋峻峭。阳春三月,山花烂漫,艳秋时节,层林尽染,一年四季,溪泉流淌。漫步坪中,可欣赏持于清溪两旁的如泼墨国画般的奇丽景观,且四时景色各异,故被画家誉为"红坪画廊"。此地有一河、两溪、三瀑、四桥、五潭、六洞、七塔、八寨、九石、三十六峰,互相映衬,布局紧凑,有布移景换之趣。这里的景点一奇、二怪、三险、四秀。"奇"指奇峰林立,"怪"指洞石之怪。"险"指寨岭、峰之险。"秀"指河、瀑、桥集结。这里吸引了无数画家至此写生。张步的"神农架画展"和罗国士的大型组画"神农架奇观"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因而,红坪画廊蜚声中外。
 燕子垭

  燕子垭海拔2200米,与天门垭南北相望,下临紫竹河谷,扼鄂西江汉间交通之咽喉,垭口西侧的半壁上有会仙桥,观景台,燕舞亭等建筑,专供游人观赏,会仙桥相传为炎帝神农氏与太上老君相会,劝老君改炼丹为冶金炉之地,桥头的香柏迎风傲霜,婀娜多姿,桥下的森林原始古老,生机盎然。沿小径登临燕舞亭,可领略原始森林的特有风貌,凭石栏俯瞰塔坪村,可饱赏云海佛光的壮丽景观。 在东北距燕子垭口1000米的半壁上,便是闻名遐尔的燕子洞,海拔2343米,北邻水沟垭,由公路上坡约50米即可到洞口,前厅颇宽,约有420平方米,入内即窄渐暗,顿感飞燕掠耳,吱吱有声,约700米不见燕子,却闻滴水如琴,进入3700米,洞体不能容人,只听流水潺潺,却不知洞生何处,洞内冬暖夏凉,空气潮湿,沁水长流,洞壁光洁如玻璃,干燥处挂满燕窝,在燕子垭西北面的岭脊上已修有石阶桥亭,漫步岭上,回首观望,但见金燕风舞,时进时出,高翔低回,敏捷灵巧,如遇雨过天晴,燕群穿阳破雾,剪云裁霞,翱翔冲跌。山势,燕形,云影相映成趣,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这种金丝燕是古老的海洋金丝燕的变种,具有很强的方位变识能力,故是研究地质,考古,鸟禽分类学的好素材。

  板壁岩

  板壁岩西距了望塔五公里,素以"野人"的出没地和石林倍受游人注目,板壁岩上下箭竹林漫山遍野,密不透风。这一带是神农架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箭竹林中经常发现野人的遗迹,毛发,粪便和竹窝,野人的毛发 ,无论表皮 ,还是髓质形态,或是细胞结构均优于高等灵长目动物,野人的粪便最大的一堆重1.6公斤,内含果皮之类的残渣和昆虫蛹等,可推想其食物结构,最令人惊叹的是野人窝,它们用20多根箭竹扭成,人躺其上,视野开阔,舒服如靠椅,经多方面验证,此绝非猎人所为,更绝非猴类,熊类所为,它的制造与使用者当然是那介于人和高等灵长目之间的奇异动物了。 箭竹林间,时见怪石突兀而起,或高或低,千姿百态,无论观其整体或局部,无论观其正面或侧面,形象神姿皆不相同,又都栩栩如生,最惹人注目的是北坡的一尊巨石,远看如抱藤跳跃,如母子相偎,如恋人细语......画家,摄影家往往要在这尊巨石上耗费几个小时。

  天门垭
 由燕子垭南行约2公里,即达海拔2328米的天门垭,两侧山峰拔地而起相对高度80米,中间显出一道通向南北的山口,宽约100米,松兴公路靠东侧穿过其间,山口西侧,岩石危耸,松杉青翠,站立垭口,仰望东南,刘享褰翘首挺立,鸟瞰西北,平缓的塔坪村,流淌的紫竹河,明显的谷中谷,隐约的山宝洞尽收眼底,天门垭奇峰异态,固然迷人,比起四时更新的活景,却大为逊色,象撒云收雨,碧霞吐珠,端阳晨霜,中秋瑞雪,佛光现世等是久等难逢的奇景。 小龙潭野考站  位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神农架野人考察的大本营,同时,也是金丝猴生活习性的重要观察点和野生动物救护站,内设野考工作展览室,如实反映国家对神农架野人两次考察的主要成果,有野人分布图,目击者照片,现场获取的野人毛发、粪便、竹窝、现场灌制的野人脚印,还有中科院等单位的分析和鉴定材料,这一切都雄辨地证明;神农架野人是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野考站还辟有"神农架风物"摄影展,计有500多幅作品,神农云海,高山夕照,千年铁杉和百草秀姿等都是极受游客注目,最令人倾倒的是神农架金丝猴组照,它们都是现场拍摄的,内容从猴王,猴群到哨猴,从迁徙,觅食到午睡,从母子相依到猴群嬉戏,从恋猴谈情到夫妻交欢,无所不有,堪称动物世界的神农架金丝猴专辑。

  六道峡

  又名关门河,源自大神农架,经神农顶,风景垭,金猴岭,老君山,由西向东分流,为横贯神农架的一条主要河流。《神农架地名志》载"系常流水,此河河床处深谷之中,因水流受高山阻挡,弯环曲折,如同关在门里,得名关门河。"河水常年流量13。8立方米/秒,可用作漂流的河道长18。65公里,有大小浅滩50余个,融高峡,深谷,长滩,乱石,平湖于一体,两岸绵绵的山峦,陡峭的山崖,葱茏的植被,嶙峋的怪石,活跃的鸟兽,以及富有神农架特色的乡土人情,更为龙潭峡,长潭峡,头道峡,阴沉峡,猪槽峡和小龙峡(合称六道峡)增添了无穷无尽的魅力,九墩峰,坐佛崖,回音壁,百兽滩,野人涧,爬爬桥处处风景迷人,漂流其间,如游仙河,六道峡沿途的河谷各具特色,真可谓"大三峡不如小三峡,小三峡不如神农架"。

  神农祭坛
神农祭坛地处神农架旅游开放区木鱼镇,是神农架旅游的南大门,也是中心旅游区。遐尔闻名的香溪河由此缓缓南流。整个景区青山环抱,美丽而幽静。吸引了无数的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寻根,祭祀炎黄子孙的祖先---炎帝神农氏。 景区分为主体祭祀区,古老植物园,千年古杉,蝴蝶标本馆,编钟演奏厅五大部分。据史册记载华夏始祖神农氏尝草别谷,为民疗疾,开创了中华医药学和农业的先河,为黎民百姓的生产生活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而神农架曾是他尝草采药的地方,为了纪念神农老祖一生的丰功伟绩,让炎黄子孙世代祭拜,便在这块风水宝地修建了祭坛。 神农祭坛的主体建筑是神农巨型牛首人身雕像。高21米,宽35米,相加为56米,以示中华56个民族紧密团结,欣欣向荣。雕像立于苍翠群山之间,以大地为身驱,双目微闭,洞察秋毫,似在思索宇宙。祭祀区内,踩在脚下的是代表天和地的圆形和方形图案,在代表地的方形图案中,五色石分别为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近处,高10米的图腾柱分别立于祭坛的左右两边,柱上的大小牛首以示神农氏为牛首人身,子孙后代繁衍之意。图腾柱的前方有两幅大型浮雕,展现了神农氏一生的丰功伟绩。两幅浮雕之间设有九鼎八簋(古时人们用以煮盛的物品,现为中华民族的最高祭祀礼器)和钟鼓楼以供炎黄子孙在此祭拜先祖,寻求庇佑。登高343级台阶,便来到了雕像前的瞻仰台(古时为天子祭礼,瞻仰的地方)。 神农祭坛的烧烤篝火晚会,以神农架山民生活为背景,反映民风民俗,表现力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狩猎,娶亲,双花棍等舞蹈把山民们真实的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情歌对唱,更是反映了神农架青年男女亘古不变以歌为媒,鞋定情的爱情表达方式。晚会还有品尝野味烧烤食物,山妹子给来宾敬饮神农黄酒,教唱山歌等,整个晚会高潮迭起,趣味丛生。

  神农顶

  神农顶,峥嵘磅礴,破天遏云,傲立华中,是名副其实的"华中第一峰",峰顶漫天飞雪,滂沱暴雨、沉沉云雾织就了一块厚厚的面纱,终年罩在头上,使人难识真面目。唯有夏秋之季,天晴之日,云开雾散之时 ,立身于峰顶,府视四野,万千景象方可尽收眼底。神农顶端,岩石裸露,石林耸天,不见树木,唯有苔藓、蕨类铺在地上,一片原始洪荒的景象。但在山腰,无论是陡峭的南坡,还是略缓的北坡,在那翠绿而又松软的草甸上,都鲜明的分出三个层次来:一层是箭竹林带。箭竹环山而生,成块连片,排列有序,随风起涛,有如护卫山寨的坚实城墙。一层是冷杉林带。棵棵冷杉,耸天傲立,顶风冒雪,苍翠欲滴。一层是艳丽的杜鹃林带,一簇簇偎依在挺拔的冷杉怀抱里,花色夺目,娇态媚人。
 民间传说,古时山脚下有一对男女青年,男的英俊勇敢,女的秀丽能干,彼此相爱,日益深厚。山霸马皇得知后,顿起恶念,欲带家丁抢女青年做"压寨夫人",捆男青年作奴仆,两人闻讯后偕同避逃,山霸随后追赶至山顶,用毒箭射杀他们。这时恰被神农氏发现,随手撒下一把竹米,化为无数箭竹,将山霸活活困死在竹林里,变成了蚂蝗,旋即用手抚摸两个青年,男的变成了苍劲挺拔的冷杉,女的变成了娇艳的杜鹃。从此,他们在这里结为伴侣,形影不离。

  千年古杉

  从木鱼坪乘车,向南行约5公里,便来到小当阳,沿曲径拾级而上,几分钟就可看到一颗苍劲挺拔的古树--铁坚杉,高36米,胸径2。45米,需五人合抱,主干坚似青铜,叩敲铮铮有声,树声苔痕斑斑,犹如翠绣,据考证此树经历了宋,辽,西夏,元,明,清等朝代,古杉曾遭雷击,古人为了纪念神灵,求福免灾,在基部雷伤处,略加修凿,成为树庙,供奉神农泥塑金像,一时间,香火不绝。如今古杉伤口愈合,金像被裹树肚。这棵铁坚杉树,巍峨挺拔,昂首云天,枝叶繁茂,葱浓劲秀。冬寒雪飞时,傲冰霜,迎风暴,愈加苍翠,春暖花开时节,老叶发,新绿生,欣欣向荣。不仅古色古香,而且透出一股凛然正气,无不倍受鼓舞。


Google
 
上一篇:湖北神农架徒步探险全攻略
下一篇:湘西芙蓉镇游记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1]
 · 北京大观园 [3624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12.59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