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狮爷”是一种狮面人身的图腾,用于“镇风止煞、祈祥求福”,属泉州道教风俗。泉州道教的堪舆家认为“甲卯风为风水之大忌”,故刻“石头风狮”以镇风。现在泉州随处可见古代遗存下来的单只昂头朝前的“风狮爷”。此俗在金门县也很流行,现尚留存70余尊。
风狮爷多为石雕,其造型尊尊不同,各有特色,往往随雕刻者意之所至,自由发挥而创作。就整体而言,风狮爷雕刻的精华在头部,尤其脸部。较显著的共同特征是,圆眼凸出,鼾头宽阔,大嘴龇咧,甚至与头等宽,露出尖锐牙齿,有的嘴角夸大成二凹洞。
雕刻上,有的精雕细刻,神态逼真;有的简单勾勒,粗糙象意。形体上,有的庞然高大,如金门琼林村北侧的风狮爷高达189厘米;有的娇小玲珑,如金门青屿风狮爷仅42厘米。
风狮爷一般不上色,但也有上红、黄彩色的,这在晋江、石狮沿海和金门、台湾很常见。
风狮爷一般为单只,但也有双只的。两狮以“雌雄狮”、“母子狮”为多,个别有“父子狮”。如石狮宝盖镇玉浦村就有一对一大一小,上了红、黄两种颜色的“父子狮”。
传统上风狮爷往往置于村落外缘大道旁,称“村落风狮爷”,其防护范围以整个村落为主,为整个村落共有,属公设性质。另有“屋顶、围墙风狮爷”,有石雕的,也有“瓦将军”,置于屋顶上或围墙上,防护范围为一户人家,为私人所拥有,属私设性质。还有的置于自家大门口。
现在,“风狮爷”已发展为石狮镇邪,往往有一对大石狮竖立于大门口两旁,昂首雄踞,既作镇邪之用,亦作艺术品点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