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西藏 >>藏族宗教民俗

藏族服饰的衍变
  发表日期:2010年1月30日  共浏览1327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藏族服饰的衍变
 
     据藏族文献记载,藏族先祖哲阿格(神猴)居住雅隆地区,后发展为四大氏族:色、穆、堇、东,又发展为六大氏族、十八氏族。与此传说中相似的地区,即雅鲁藏布江流域,发现有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1975年9月考古学家在林芝发现有女性原始人的骨骼,被命名为“林芝人”。这个林芝人股骨内侧关节面有一附加小关节面,系长期蹲踞习惯造成,而蹲踞乃藏族妇女的习惯,可以证明是生息于当地的藏族先民。
 
     这些传说和科学发现,说明西藏高原确实生活着藏族的远古先民。他们远在三、四千年前便会纺线,并用骨针缝制“衣物”。
 
     卡若遗址晚期文化堆积层证明藏族的先祖在这里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民俗特点。卡若遗址地处澜沧江边,澜沧江富产鱼类,然而遗址中却不见一件渔具,这里的古人不会制做渔钩吗?却发现了制做精细的骨针、骨锥、骨珠饰。从前藏族民俗忌食鱼是人们熟知的,卡若古人可能也是忌禁食鱼的。这一特点说明卡若文化为藏族先民的文化。体现卡若先民精神生活和风俗习惯的装饰品出土了五十件有笄、璜、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其质地有石、玉、骨、贝数种。这些装饰品多数都经过精细磨制,光滑美观,充分显示出卡若先民优秀的工艺水平。
 
      笄:五件,骨质、细长、通体磨光,上端雕成重迭的蘑菇状。
    璜:六件,有石、骨两种,石料为大理岩,呈半圆形,通体磨光,两端穿孔。
    环:五件,均为大理石制做。
    珠:十颗,质料有大理岩、硬玉、粘土岩、骨,形状多样,有圆、扁圆、管状、葡萄状,每珠上均有一穿。
    项饰:二串,有长方形珠和管状珠两种。
    镯:一件,由两个半圆形骨筒组成,骨筒两端有孔六个,用绳穿其孔可将两个半圆系为圆镯,以便佩带。
    贝饰:十件,均为宝贝,贝上有穿孔可系。
     牌饰:十件,骨片所制,大小不一,骨牌上或有孔、或有刻槽、或刻有花纹。
   垂饰:一件,为孔雀石制做,长3厘米,外观似蝉,上部有两穿,尾部有一穿孔。
   卡若文化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在卡若文化繁盛之际,也受到临近地区文化的影响。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有二十五子,其中玄嚣氏族居江水(今金抄江)另一氏族昌竟居若水(今雅砻江)。而金沙江、雅砻江流域地处西藏高原东端。与卡若相隔不远,卡若先民与其交往是不可避免的。
  
       另一方面,公元前4世纪中期,无弋爰剑后裔羌人都族唐旄、仰部迁徙到了藏北羌塘,发羌及仰部迁徙到于雅隆地区。时值七天王的仰赤赞普时期,发羌与当地居民融为一体,成为藏族先民之一。羌人在青、甘等地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青海贵南县拉乙亥乡附近黄河沿岸阶地,发现中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里发掘的文物中骨针特别精致,尖端锐利,有针眼。出土装饰品有石珠,小巧精致。其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约六千七百多年。
 
    甘肃、青海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更为普遍而多样。半山类型马家窑文化中,发现有数目可观的串珠。最多处可达一、两千颗。这些串珠出土时多放置头部、颈部、胸前,是作项链和胸前佩饰之用。串珠多出于女性墓内,说明当时女性多用这种串珠装饰打扮自己。
 
   马厂文化中的许多彩陶纹样同今天藏族服饰纹样有密切关系。其中常见的“+”、“万”符号是藏族服饰中存在比较普遍的。原始社会人们把“+”与“万”绘在陶器上,其含义尚待研究,不论是氏族标记还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原始文字,这两个符号可能都是表示吉祥、喜庆的意义。
  
      在布德贡吉时代,“”符号作为苯教教徽在藏区流行。苯教被称为“万”字苯。“ ”符号藏语称“喜旋雍中”,有坚固不变之意。
  
     “万”纹样从马厂文化中出现后,羌人炎帝族文化东传,把“万”符号带到中原文化中。唐武则天长寿二年(公元693年),确定把“万”读作“万”,而且在丝织物和装饰艺术中广泛应用。“万”字也用于佛教,早在古印度、波斯、希腊等国也在应用。婆罗门教、佛教用此符号由来已久。在佛教中“万“字的梵语为“室利末(革+末)蹉洛刹囊”(Srivatsalsana)。它作为释迦牟尼三十二相之一,称为“吉祥海云相”,意为胸部的吉祥标志。今天云南许多佛像胸部都绘有“万”。在佛经中万字有时也写作“万”。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中提出应以万为准。古代的万字被认为是太阳与火的象征。它在今天藏族文化中常与日、月、火纹样连用。今天后藏地区有人把万字绣在衣服的背部。万字在藏族其他装饰品中也很常见。
  
    “十”纹在山南地区的“珞珞”磕磕中是图案纹样的主体。
  藏族同胞喜欢用“加珞”影条毡疆装饰靴子、袍边等。
     ①格勒《略论西藏的原始文化与中原地区=17=的关系》《民族研究》1986年第3期
     ②《昌都卡若》文物出版社出版。
  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盆,反映出当时羌人为辫发,背后有饰物“尾饰”。
  广泛分布于渭水流域(东)、青海湖畔(西)、白龙江流域(南)、内蒙古鹿团山(北)地区的齐家文化,是大约公元前2000年羌人与其他氏族的文化遗物。这时的纺织业、手工业、冶铜业都有很大发展。这些地区发现有石、骨、陶纺轮及布纹痕迹,可见当时有一种粗陋的麻布衣物。
  
      铜镜是古代妇女梳妆打扮的用具,现在已知的最早的一面铜镜是在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该铜镜表面平滑,背面有纽和七角形几何图案,在七角的间隙处饰有斜线纹。铜镜的边缘有两个小孔,可以穿绳系挂。
  
      青海境内齐家文化遗址中还发现有铜刀、铜泡、铜指环、铜饰品、铜锥、铜环;骨锥、骨刀,绿松石饰物、串珠、石壁等装饰品,还有许多海贝、石贝等小件饰器物。
  
      青海辛店文化是羌人文化,距今大约二千六百至三千一百多年的历史。辛店文化遗址分布在黄河上游湟水、洮河、大夏河流域约八十处。辛店文化表现出当时的冶铜业比齐家文化时期有更大发展。在这些遗址中发现有许多铜饰品,种类繁多,如铜牌、连珠铜饰,项链和佩饰等。
  
     卡约文化和诺木洪文化是有明显藏族特色的古代文化。卡约是藏语地名,意为山口前的平地。卡约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甘肃、青海交界的黄河沿岸、青海湟水流域及海南州、黄南州、海北州。卡约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装饰品很多,质地有石、骨、铜,种类有玛瑙珠、琥珀珠、牙质饰品、铜镜、铜牌、铜铃、铜环、铜扣、铜泡与铜连珠饰品,以及海贝、石贝、蚌壳等。
  
     诺木洪文化大体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南部,都兰县诺木洪文化遗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藏族先民载歌载舞的画面。当时的人们穿着用羊毛线织成的毛布(可能是类似氆氇的织物),足着牛皮革履,身上佩挂着玛瑙饰品、石饰品、牙、蚌及骨饰品,并且还吹着骨笛与骨哨。骨笛长8厘米,四个吹孔。在劳动之余人们以歌舞赞美自己的生活。想必也着以美丽的服饰。
  
     西藏高原铜器时代的上限尚不清楚,但在“中二丁王”(直贡赞普和布德贡吉赞普)时代(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铜器工艺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藏史记载,直贡赞普时已有了盔甲、剑、弓矢。特别应注意到的是西藏有了作为装饰用的明镜(铜镜)。由于直贡压制苯教,使西藏苯教第一次受挫。反对他这一主张的大臣隆安杀死了直贡。隆安执政时又从玛康国输入铠甲。此是向吐蕃传入铜、铁的最早的记载,而且是以服饰的形式输进西藏的。二丁王始用铜棺,铜棺用铁钉封盖。冶炼铜银的工艺技术对服饰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可见藏族以金、银饰品作为装饰的习俗由来已久。
  
     从五赞王中的拉脱脱日年赞时期开始,西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变,生产有一定发展,服饰也随之有新的发展。拉脱脱日年赞赞普进驻拉萨红山时,据史书所说,赞普的装束大异于常人服装。普通居民服装尚很简陋,多为毡、皮制成。当时人们习惯用一种油质涂面,文献上记载为“赭西”,当为红色。今藏北牧区妇女尚有此习俗。
  
     南北朝时期,甘肃南部主要部落有仇池的武兴国和宕昌,青海地区主要有党项,四川西北部有邓至、武兴、宕昌。武兴建国称武都王。武兴国东连秦岭,西接岩昌(今成县西南,武都东北一带)。大姓有符氏、姜氏、梁氏。服饰习俗为头戴乌皂突骑帽,身穿长袍(长袍为小袖,此形制同新疆五堡女尸所着长袍小袖袍相似)。下着小口裤,足穿皮靴。生产绸绢、布,出产钢铁。由于受汉地文化影响,已进入封建社会。
  
      在南北朝时期,四川、昌都一带的羌人社会,尚处在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原始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如岩昌羌地处仇池以西,席水(洮河)以南(现在岷县南部)东西千里,南北八百里的区域。衣裘食肉,居住的帐房系用牦牛尾及山羊毛织成的毛布制做。其俗与今牧区藏族相似。
  
      南北朝时期居于亭街以东、平武以西、汶岭以北、岩昌以南,相当今于天川西北部松潘一带的邓至羌,其俗与岩昌相同。邓至羌对帽子称“突何”住在青海的吐谷浑为夸吕称浑汗时代,职位等级森严。有王公、仆射、尚书、郎中、将军头衔。贵妇人披锦袍,戴金花冠。妇人发型为辫发披于后,发饰珠贝,以繁多称高贵。这一服饰与今青海藏族妇女大致相同。6世纪末隋开皇初年,夸吕在甘肃河州被隋军击溃。子伏允逃入党项。经三百多年吐谷浑与羌人的血统、文化交流,吐谷浑实际已成羌人的成员。其服饰习俗也被甘肃、青海羌人吸收。
  
      唐代遗留下来的形象性的服饰资料主要有:吐蕃时期雕塑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像,拉萨大昭寺大殿进门两侧门洞内壁画中吐蕃武士像,敦煌第一五九窟壁画《张义潮夫妇出巡图》中的吐蕃军人服饰等,《步辇图》中禄东费服饰等。
  
      吐蕃政治制度森严,王朝建立了奴隶制,各项制度齐备,服饰也随之立制。章饰反映了具体的等级制度:一等为瑟瑟(裴翠)二等为黄金,三等为镀金、四等为银、五等为铜、六等为铁。每种分大、小两类,共为十二级臂章,以别其官职的高低。
 
   松赞干布规定了六种标帜,盟(木+咸)(音缄)为誓约标帜,翼旗为军旅标帜,神垒为地方标帜,寺庙为佛教标帜,虎褂为武勇标帜,褒文为贤良标帜。为了对各地区有效地施政,行政区域分为五翼:乌如(前藏);约如(山南);也如(藏北);如拉(后藏);松巴(霍尔十九族);并规定翼旗、马。各翼军队旗帜的颜色、动物图案、战马毛色,均有规定。
  各翼有前旗和后旗。规定了第一种翼马毛色和第二种翼马毛色。
  乌如的前旗为长方形红色,旗尾有飘带数条;后旗也是长方形红色,无飘带。乌如第一种翼马为白鬃驼色,第二种为金钱斑纹赭红色。
  约如的前旗为长方形白色,旗中央有红色狮子图案,此旗名为“塔嘎尔僧格玛布”;后旗为白色,旗中央有一黑色圆球,此旗名“塔嘎尔宁那”。约如第一种翼马为灰驼色,第二种为白蹄枣红马。
  
      如拉翼前旗为白色,旗中央有一朝天狮图案,此旗名为“僧格囊穹”;后旗为黑色,名为“白塔尔那布”。第一种翼马为杏黄色,第二种为黑鬃黑尾浅驼色。
  
      也如翼前旗黑色,旗中央有一白色圆球,此旗名为“那布宁嘎尔”;后旗为黄色,旗上方饰有花飘带,此旗名为“结嘎空查”。第一种翼马为红色,马鬃马尾红似火焰;第二种为灰色吐蕃士兵的盔上要插上小色旗。战士的铠胄十分精良,全身只露出两只眼睛。
  吐蕃官员也多因袭唐朝服饰之风。在中原华美的丝织品、服饰等文化影响下,松赞干布自行去掉了毡裘,改穿绢绮,并且接受文成公主的建议,通告国人革除“赭面”之俗。
  吐蕃服饰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到了一个盛时,从藏史描写松赞干布颁法庆典盛况,可以想见当时人们服着的华美。庆典上,十六个美女高唱赞歌,树上挂着绫旗,天空飘着各种颜色的绫幔和缀着琉璃璎珞的蕃旗,周围的人们在琵琶弦乐伴奏下,献花、献舞,几百位大臣、要员围绕着五彩帐幕,松赞干布端坐其中。
 
     松赞干布势力东至南诏,西到大食,属部广布西南高原,青海海西州都兰吐蕃墓出土的大批服饰文物,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吐蕃服饰的工艺水平,服装的织物纹样多为联珠动物纹,装饰品的金质首饰、佩饰的精美使人叹为观止。今天藏族妇女的服饰品的镶嵌,可以从这些文物中找到它的母型。
  驻康延川(今昌都)的东女部落,居弱水(澜沧江),以女子为群,故名东女部。女王穿青毛绫(黑氆氇)裙,上披青袍,袖长及地,冬天穿锦羔裘。发型为鬃髻,两耳戴(王+当)(耳环)。足着(革+索)(革+ )(胡履)皮靴。男子一般为披发,普通女子为辫发。男女习于彩色涂面。
 
      以甘孜为中心的附(音部)国,原系战国时由甘肃、青海迁来的发羌的一支。参加附国联盟的有嘉良夷(今嘉戎)等二十二个部落。衣毛(曷+毛)、皮裘,足穿牛皮鞋。颈系铁索,臂戴铁钏。王和酋长佩戴金质首饰,胸前挂有三寸长的金花。当地富产金银,为制做首饰提供了充足原料。
 
     以党项为首的宕昌、邓至等部(又称猕猴种),为游牧社会,衣服为毡裘。冶金术发达,早在北周时已能造制精美的犀甲铁铠。
  
       元朝在藏族地区设置了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万户府、萨迦法王受命任元朝国师、帝师作为元朝命臣管理藏区政教及全国宗教事务。元朝官员将士铠甲藏区常有发现。藏族上层人士服饰受蒙古服饰影响在所必然。
  
      明、清时期,随着藏族地区文化的发展,服饰趋于繁杂。同时,由于社会地位的不同,其服饰质地、花饰的区别也更为明显。贵族藏袍与民间藏袍在结构上没有根本区别,主要是质地高贵与粗糙,花纹讲究与简陋的不同。民主改革前,西藏地方政府官员的藏袍也主要从质地、花纹上区别其品位。
 
     历史上帽子的形制是表示一个人的身世地位、学识和财产等情况的标志,藏族也是如此。西藏地方政府官员的主要标志表现在“江达”(圆冠)上的帽顶饰品。
  
      贵夫人的头饰虽没有法制上的等级区别,却有习惯上的区别譬如前后藏世袭贵族夫人头戴的巴珠,叫“木弟巴珠”(珍珠巴珠)。这样的发饰一般贵夫人是不能戴的。一般贵族夫人(包括大商人的夫人)只能戴“曲鲁巴珠”(珊瑚巴珠)。至于“阿戈(大耳坠),”“扣乌”(胸佩佛盒)以及珍贵的项链,一般妇女都可以戴只不过因财力不同其质地有所不同而已。
  
      官吏、贵族的管家、随从、佣人的帽子也有一定的形式。大管家在举行仪礼时要戴“索夏”(平顶围穗蒙古帽)。还有一种叫“夏木包多”的饼形帽,贵族平时戴用,管家或“根布”(相当于乡长)也常戴。
 
     贵夫人、小姐的藏袍主要形式有两种,即求巴普美(无袖袍)和求巴普玉(有袖袍)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寸扎间”(起花缎)制成。妇女内衣叫“晚裘”,其特点是宽直裾、短身、长袖,袖子往往长出手指一尺左右。
  《智者喜宴》(藏语:克巴嘎顿)民族出版社。


Google
 
上一篇:藏族服饰渊源
下一篇:藏族服饰的地域特征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37]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1]
 · 北京大观园 [3624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94.989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