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国内目的地 >>西藏 >>藏族宗教民俗

藏族服饰渊源
  发表日期:2010年1月30日  共浏览687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丰富多彩的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结构样式和艺术特点。它在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了藏族的民族风格、习俗和文化特点。民族服饰和民族语言一样是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实证。民族服饰是划分民族的依据之一。它在民族学、考古学中占有重要位置。
  
     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西方及其他地区和国家对民族的研究逐渐形成热潮,国际上出现了“藏学”热。60年代以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欧洲,出现了大批西藏学研究中心。现代西藏学研究范围越来越大,包括了历史、宗教、文学、艺术等社会科学和天文、科技、医药等自然科学。当然服饰作为民俗也是藏学家及为重视的研究对象。
 
    藏族服饰的研究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随着藏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藏族服饰的研究无疑有益于民族工业、手工业、旅游业的开发,有益于文化生活的繁荣。
  我们本着继承、研究、发挥藏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精神,搜集、整理了这本藏族服饰艺术。
  因限于资料与编辑水平,错误之处望名方专家和领导不吝斧正。

      藏族服饰渊源
  
      民族是历史的产物,一个民族往往是古代许多部落或民族长期融合形成的。藏族是在大约6世纪前后我国西北和西南各地区一些部族同西藏土著长期交往、分化、融合而形成的。现在藏族服装基本特征在藏族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之前就已存在。
  
      藏装的基本结构是肥腰、长袖、大襟。牧区的皮袍、夹袍,过去官吏、贵族的锦袍,都具有这种特点;拉萨、中甸等地区的“对通”(男短衣)也具有这种特点。至于工布地区的“古休”(无袖袍)其基本结构也是和肥腹、大襟的袍式服装一脉相通的。
 
     藏族服装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的一系列附加装束。穿直筒肥袍行走是不方便的,腰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了。束袍腰带又是附着饰品的主要衣物。各种精美的“吃穷”(腰刀)及其他饰品都系在腰带上。
 
     具有如此特征的藏装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人们曾试图从西藏壁画中探索它的渊源。虽然西藏现存壁画中具有上述特征的服装比比皆是,但最早的壁画只是距今一千多年的作品,而且绝大多数经历代复修重绘,已不足作为藏装溯源的凭据。
 
    目前我们看到的直接描绘藏区先民羌人服饰的人物形象,有晋宁石寨山战国至秦仅时期墓葬群出土的青铜器人物图像。石寨山青铜器上有近三百个人物图像,服饰各有不同。其中有一部分辫发者,其服饰特点是:男女均梳双辫,均穿袍式衣服或毛皮披风并且袒露一臂或双臂,头都有发饰。
 
    辫发是羌人的发型特征。《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1“氏人……其俗……及羌杂胡同。……皆编发。”这些图像是古代氏羌部族南迁和广泛分布而留下的历史文物。这些辫发者形象给我们提供了探索藏装渊源的可靠资料。但这些青铜器记录的服饰并非战国时期才形成的。可以断言,类似现代藏装特征的羌人服装的形成远在战国以前。
 
    据古代史的研究和考古发现证明,四川、青海、甘肃、新疆等地是古时形成藏族之一的羌人活动生息的地区。历史上甘肃、青海等地羌部族与西藏土著之间的迁徙和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早在新石器时代,西藏高原本土古人类在创造卡若文化以及林芝云星、墨脱背崩、拉萨曲贡、阿里扎达等地区的原始文化时,在青海高原生活着羌人氏族。在新石器文化发掘地区有许多以“羌”命名的地点,如定羌(宁定)、破羌(乐都)、临羌(西宁)及罕羌住地桴罕等。炎帝神农氏也是羌人后裔,炎帝住姜水流域。炎帝姜姓,姜羌在远古乃一字。当中原进入奴隶社会初期,羌人与中原氏族交往更多了。甲骨文中的“往羌”(与羌的交往)、“来羌”(进贡之羌人)、“妻羌妇”(娶羌妇为妻)等等是记载羌人活动的最早文献。奴隶社会盛时的周部族也出身于羌人,而且周文王还以羌人吕尚为辅佐大臣。在吕尚辅佐下,周王朝迁都丰邑(陕西省鄂县)。可以说整个西周时期羌人与周王朝都是息息相关的。最后周幽王还是被羌人杀于骊山的。春秋时期羌人由甘肃经陕西进入河南、山东,于是部族之间出现大规模战斗。春秋末,出身于羌人的秦厉公灭了大荔(陕西羌人,进攻甘肃义渠。据考,秦字来源于羌字,谓羌人从禾(即农业羌)者。
 
    春秋末有名的羌人先祖无弋爰剑的故事,具体说明羌人在清洗的自下而上和外迁的史实。无弋爰的第四代发展为许多部族,其中唐旄(音毛)羌及无弋爰剑之孙 (音仰)的本部进入了青海西南(今玉树州)和藏北羌塘地区。发羌(“发”读拨,与藏族“博”同音)约在公元前360年左右进入西藏雅隆地区。牦牛羌、越(山+隹+ )(音髓)羌进入岷江、大渡河和云岭金沙江流域。白马种广汉羌进入白龙江(又称羌水)流域。参狠种武都羌也进入了白龙流域。无弋爰剑另二孙忍部和舞部留在湟水一带。
  
      发羌进入雅隆,唐旄进入羌塘时,当地的古代居民尚处在七天王时代,相当于原始公社母系氏社会。羌人从湟、黄流域带来的奴隶社会晚期的文化,无疑对西藏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都有巨大影响。当然,本地居民衣食习俗也必然为迁来的羌人所采纳。
 
     秦献公时期又发兵西征羌人,“仰畏秦之盛,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后汉书·西羌传》)仰之另一部进入了新疆塔里木盆地一带。
 
     汉代羌人在新疆分布广泛,自罗布泊南到塔里木盆地西南,三千余里之间分布着羌人;从酒泉以南的祁连山,经阿尔金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到葱岭以西,大约七、八千里的地区为(女+若)羌人居住于塔里木盆地。《汉书·西域传》中说:“出阳关,自近者始,曰(女+若)羌。(女+若)羌国王号去胡来王,去阳关千八百里,去长安六千三百里,辟在西南,不当孔道。户四百五十,口千七百五十,胜兵者五百人。西与且末接。随畜逐水草,不田作。”文献说明(女+若)羌人过着游牧生活,但已有房屋、城池。远在秦汉之前,西北广大地区的居民,其中包括人数众多的各部羌人和当地人,其文化生活交往与互相渗透,是不可避免的。
  
      从汉代到魏晋。中原羌人不断迁徙。牦牛羌之后裔迁至四川天全县,(竹+作)都部迁至汉源县,(竹+作)都之后裔巴郡南群蛮、板盾蛮冉(马+龙)迁至茂县、汶川;白马种广汉羌之后裔邓至羌迁至四川松潘;参狼种武都羌之后裔参狼氏迁至川北、甘南;留住湟水的忍生子为九种,九种中研之后裔烧当羌住黄河上游,烧当之后裔宕昌羌住湟水、洮河一带。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其中先零部住青海东部。
  
       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有古干尸出土。测定结果肯定古干尸距今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古尸出土时,头发梳成许多辫子。男尸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筒皮靴,靴筒外有毛织带裹腿,有的在胸际佩戴着小铜刀;女尸穿毛布长袍,腰间束袋,脚穿长筒皮靴,毛织袋裹腿,皮靴上附有小件铜饰品。毛织物多以红、绿、褐、黑等色组成方格和彩条,美观大方。
这位在沙漠中沉睡了三千年的女子是当地居民,从其辫发习俗来看与羌人相似。《后汉书·西羌传》说:“羌胡被发左衽……”被发即辫子松散披于肩。尽管学术界对该女尸所属人种尚有争议,但其生活的地区和时代都同古代羌人社会有密切联系是不容怀疑的。
  
       新石器时代晚期,活跃在西北地区的正是羌人,《说文·羊部》对“羌”含义解释为“西戎牧羊人也。”《史记·六国年表》中说:“禹兴于西羌。”羌人在西北地区创造灿烂的远古文化的情况,已被甘、青一带所发掘的无数新石器、金石并用时期文物所证明。
  
       五堡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羌装十分近似。女尸用毛织带裹腿。今天羌族青年妇女裹有彩色绑腿,其俗相同。
服饰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有它的时代的延续性,也有它的区域文化的共融性,因此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的服饰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同时在同一个地区的不同民族中,又可能找到服饰的相同之处。在一个文化区域里,各族文化除有其民族特色外,又具有整个区域文化的特征。从四川盆地经河西走廊到中亚,这个偌大文化区域的各族人民,在创造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吸取其他部、族的文化。服饰的互相影响,是其明显的例证。
  
      所以,古尸的服饰可作为藏族服饰溯源的重要参考。因此可以推断,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作为藏族前身的有关部、族的服饰就已具备了现代藏族服装的基本特征了。
  同时从宏观上看,民族服饰有其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的特点。人类文化的发展随着人类机体、智能的发展,有其多方位等高水平的发展。例如西藏旧石器、新石器和湟、黄流域的旧石器、新石器出现的时代是差不多的,不能说是西藏先民向中原先民学来的。又如骨针、纺轮的出现,也只能说是各地区先民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只能在本地区居民创造自己文化的基础上,方能有效地进行。因此,民族服饰,特别是象藏族这样分布地区广泛的民族的服饰,它是由各地先民在自己生活的文化区域内,长期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物质、精神双重意义的文化特征。因此可以从藏族先民的服饰和藏族先民生活水平地区的居民服饰,找到藏族的服饰基本形制。

Google
 
上一篇:藏族服饰形成、发展的因素
下一篇:藏族服饰的衍变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38]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1]
 · 北京大观园 [3624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02.344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