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诗人,字景文,号海叟,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生卒年不详。少时以《白燕》诗得名,于杨维桢家即席而赋,“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一座为之惊服,便称他为“袁白燕”。元末曾为府吏,明初洪武三年(1370),荐授监察御史,后因事受太祖朱元璋憎恶,他佯装疯癫,得归故里,常背戴方巾,倒骑乌犍,盘桓山水间,以避监视。袁凯性诙谐,善戏谑,终免于难。
袁凯诗古体学魏晋,近体师杜甫,但并不囿于古人,有自己意境,为抒发个人情怀,描述旅人思乡之篇。古风《从军行》、《杨白花》等古朴激越,余韵悠然多。律诗《采石春望》、《京师归至丹阳逢侯生大醉》及七绝《淮东逢张十二信》等,都有杜诗浑厚深沉、真挚含蓄之风,“流出肺腑,卓尔自立”。《客中夜坐》:“落叶萧萧江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燕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尽出远离故土的幽情思绪,情真意切。《客中除夕》:“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则以飘泊异乡的旅人身份来写战乱之苦。何景明等推袁凯为明初诗人之冠。《海叟集》4卷,附“集外诗”1卷。旧有明弘治间陆深刻本(不全),后有明何景明、李梦阳删定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