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育 婴儿出生后,亲友探望产妇,馈送食品,称“送舍姆”;外婆赠婴儿衣服、鞋袜、饰物,称“送脱毛衫”。
生育后6~12天宴请亲友,称“做十二朝”或“吃六朝”。满月则请“满月酒”。向亲友分赠红蛋、定胜糕或肉馒头之类。满月之日婴儿剃除胎发,称“剃满月头”。小孩满周岁,设宴请客,亲友馈赠面条、衣服及“压岁钿”,称“做纪过”、“做满纪”。提前做的叫“偷满纪”。生女从简。近年,送礼、宴请日益铺张。
2.做寿 旧时,年满40岁后,每增10岁,由子孙置办酒宴,邀集亲友谓之“庆寿”,俗称“做寿”。富者极尽铺张,贫者全家共食“寿面”。解放后,吃“寿面”仍行。80年代起,又盛行宴请。
3.攀过房亲 旧时,农村盛行“攀过房亲”。认亲一般在“过房爷娘”举行婚礼之日,俗称“拜寿星”,也有在新婚“三朝”举行。认已婚者为过房爷娘的,则择节日举行,此俗沿袭至今。
4.上梁酒 旧时,造房上梁宴请工匠。主人将糕点、糖果、喜俸(铜钱)包裹后悬于“正梁”。选吉辰上梁,燃放鞭炮。由“作头”(带班师傅)唱“上梁歌”,抛馒头、糕点、糖果、铜钱等,主人铺床单承接,亦有抛向围观人群的,俗称“抛梁”。当晚,设“上梁酒”招待工匠及赠贺礼的亲友。此俗今仍沿袭。贺礼高至百数元。
5.其他 旧时,工厂、商店开张,宴请宾客,优惠销售。宾客赠送立轴、镜框、绸幛,书有“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一本万利”等吉利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后,此俗已无。80年代起又行,除宴请外,还行剪彩仪式。70年代起,应征入伍、考取中专、技校或大专院校、顶替进厂以及侨迁新居,均宴请亲友。至80年代,此风更为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