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华东地区 >>上海 >>上海民俗风情

嘉定丧葬
  发表日期:2010年1月22日  共浏览453 次   出处:北方旅游信息网     【编辑录入:admins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1.送终、报丧 病人弥留之际,亲人须守候一旁,外出亲人也须力争赶回听取遗嘱。人死后,央乡邻向亲友报丧,将尸体移于门板,头枕瓦片,脚套巴斗,置于客堂。生前所用蚊帐掷上屋檐,枕席、被褥等移出焚毁,谓之“烧床迹”。尸体和灵台之间,挂一白幔,幔上挂死者遗像,台上点白腊烛、棒香、冥火,即为“孝堂”,由亲属守之。其儿孙、子媳辈全身麻衣,女婿、子侄辈皆穿白色孝服。60年代起推行火葬,家中仅设灵台,死者亲友佩戴黑纱、黄花。今农村又逐渐恢复穿白戴孝。

  2.入殓 旧时,人死第二天,移尸入棺,称“小殓”。死者所穿衣服以领计数,一般5~7件,多至13件。棺材以楠木为贵,非富裕者不能享用。贫者仅“薄皮棺材”一具,亦有以芦席裹尸。第三天设祭开吊,称“大殓”。门钉麻皮,鼓手吹奏,僧道念经,亲友“吊孝”。丧家置办素席,称“豆腐羹饭”。死者年迈的丧家则办荤席,称“福寿归天”,木匠盖棺下钉,称“冥材”,推行火葬以后,一般在火化之日开丧,亲友在火化场灵堂内举行与遗体告别仪式。

  3.出丧 旧时,有大殓后即出丧的,也有隔一两天出丧的。停处由“风水先生”择定。棺外围以砖瓦的,称“瓦坑”;盖以稻草的,称“柴坑”,亦有移入家祠的。实行火葬后,尸体由亲友护送至火葬场火化。

  4.接煞、做七 旧时,人死后9至18天内,由道士告以煞期,至时,在死者生前卧室设祭、诵经。家人系雄鸡于台脚,掩门避出,由道士斩鸡避邪。是日起,竖两木子户外,梢扎竹枝悬灯,每晚点燃,称“树幡”,直至“断七”。贫苦之家,仅悬灯于门,称“代幡”。此俗已革。

  5.做七 旧时自死亡之日起,每隔7日设祭,谓之“做七”。自“头七”至“断七”49天。家属在期内早晚祭祀,俗称“哭早夜”。“三七”由出嫁女儿主祭,“五七”最重,由儿子主祭。富者设道场、佛场祭祀。焚烧纸扎车马、屋宇、家具、人像,谓之“化家堂”。解放后此俗渐绝,近几年又起。焚烧的纸扎品中,增加了小轿车、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件。糜费之风日趋蔓延。

  “七期”之内,死者小辈不可理发,谓之“七发”。“七期”之外,还有“百日”、“周年”,均要设祭。“周年”后,撤去“香台”,除去孝服,并将神主牌位置于“家堂”。除“百日”、“周年”祭外,余俗今已不见。

  6.落葬 葬期、穴位由“风水先生”择定。葬穴(俗称“金井”)有“打灰夹”、“白云葬”两种。前者,颇费砖石,为富户所用,后者仅用石灰,为贫者所用。亦有不用砖灰,移棺入土的。实行火葬后,城镇居民多将骨灰盒寄存火葬场,80年代兴建公墓,购穴安葬者甚多。农村居民则将骨灰盒存放客堂或居室隐蔽处。一二年后埋于自留田或宅基地。


Google
 
上一篇:嘉定喜庆
下一篇:嘉定婚嫁习俗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7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77]
 · 北京大观园 [3651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44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79.102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