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曲阜孔庙内的太和元气坊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石质结构,样式与金声玉振坊相同。“太和元气”四字为当时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太和”指天地间冲和之气,太本作大,出自《易·乾》:“保和太和,乃利贞”。北宋张载认为,“太和所谓道,中涵沉浮、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指出“太和”就是“道”,“道”就是“气”的变化或阴阳二气既矛盾又统一的状态。
“元气”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意为形成世界的原始物质。
“太和元气”表明孔子的思想体现了整个人类思想最精华的一面,如同天地孕育万物一般,能使人类思想达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