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华民族 >>少数民族医药

彝族医药特色医理
  发表日期:2025年10月14日  共浏览21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宇宙人文论》说:“天有星辰八万四千颗,人有头发八万四千根,天的周围有三百六十度,人有骨头三百六十节……”“世间万物都是由清浊二气组成,人也如此”。《西南彝志》:“天的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人的五行是心肝脾肺肾。”以上内容构成了彝医“人与天地同”的“三才”相应观, 三才因素,对人的生理、病理、思维、精神具有重要影响,对于认识病因,指导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三气理论

彝医认为,混沌初辟、天地未判之时,就存在原始祖气,原始祖气一分为二,蕴生清浊二气,青清之气上升为天,赤浊之气下降为地。三气理论中,元气为人体之主宰,清气和浊气乃元气所化生,元气随清浊二气寄寓于周身形体组织中,故清浊二气平衡协调,元气充盈,则人体健康无恙,精神旺盛。彝医有“元气充盈,毒邪难犯,毒邪内犯,元气必虚”的理论,并以这一理论建立了自身的生理病理学说。

五行学说

《西南彝志》谓:“天的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人的五行是心、肝、脾、肺、肾,认为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胃肠脾胰属土。”五行学说的生克理论,对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彝医的五行学说与中医大致相同,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彝医与汉文化的相互交融,二者密切难分,源远流长。

二气六路学说

天有清浊二气,人亦有清浊二气,人体的清浊二气有三条循环通路,二者并以气海为交汇,其中清气三条路:一是经过心脏的清气,二是经过咽喉直达七窍的清气,三是经过肺肝,连通肾脏的清气。浊气三条循环通路,一是经尾根达头顶,至鼻下,二是起始肩胛直达脑髓,三是经过肾脏,过腹腔达头顶,《宇宙人文论》的描述与此有所不同,人体的气从生门(囟门)下来,经过肠与胃,注到脐眼下面。从这里起,在人体中有气的通道六路清浊气,心肝肺脾肾,都在人体中。二气六路理论学说是我国古代彝医的首创理论,独具特色,在彝医的基础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

毒邪理论

毒邪理论是各种疾病发生的重要病因理论之一,在所有病因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独具特色,成为彝医论述病因病机的重要基础理论,称为“毒邪理论”。彝医认为:“万病生于毒。”毒邪发病有内外两种途径,各种外毒是导致人体产生外感寒热两大类病变和某些传染病的因素;各种内毒是导致机体脏器功能失调,产生脏器系统病变的因素。

治疗特色

彝医的治疗手段丰富多彩,包括内治、外治、针灸、推拿、拔罐、穴位割治、刮痧疗法等。根据不同病情施用的药物剂型有汤剂、膏、丹、丸、散、搽剂、敷剂、酒剂、洗剂等十余种。彝族医药在骨伤科促进骨痂生长、止痛和内科消化、心血管方面有独到的用药经验,治疗肿瘤、艾滋病、糖尿病及养生保健是彝族医药近年来的新亮点。


Google
 
上一篇:壮医药发展现状
下一篇:彝族医药用药特色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32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700]
 · 北京大观园 [36625]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56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11月1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273.43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