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传承和发展壮医药,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召开了全区中医药壮瑶医药大会。自治区人大制定和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并组织执法检查。
2002年广西中医学院决定成立壮医系,组织编写了12本壮医本科试用教材,首次招收了中医专业(壮医方向)本科班;2011年开始正式招收壮医本科生,开创了壮医本科教育的先河。2002年8月,广西区编委、区卫生厅决定在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现广西民族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基础上,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医医院,2009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10家重点民族医院之一。30年来,由国家科委(现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院)已承担和完成了300多项壮医药相关科研课题,有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或著作奖)。壮医风湿病专科、壮医肿瘤病专科以及壮医目诊、壮医药线点灸、壮医经筋推拿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专科及要求推广的民族医实用诊疗技术。其中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于2011年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载壮药375种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一、二卷于2008年、2011年公布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