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黑龙江

黑龙江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1】
  发表日期:2022年5月10日  共浏览462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1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项目批次:国家级第1批、省级第1批

  项目保护单位: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代表性传承人:尤文凤(国)尤伟玲任媛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是赫哲族以北方冷水鱼的鱼皮为原料制作衣物用品的传统民间技艺。自有文字记载始,至今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鱼皮文化是北纬45度以上区域内存在的特色文化。虽然历史上众多民族都曾有过鱼皮文化,但从清代至今只有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乡的赫哲族将之传承沿袭下来,用鱼皮制作服装、饰物以及其他生活用品。传统的鱼皮技艺包括一整套复杂的加工过程,分为剥皮、干燥、熟软、拼剪缝合、艺术修饰等步骤。

  2 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

  项目批次:国家级第2批、省级第1批

  项目保护单位:黑河市爱辉区文物管理所

  代表性传承人:孟兰杰(国)葛长云关红英

  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

  项目保护单位:大兴安岭地区群众艺术馆

  代表性传承人:孟淑清

  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在北方渔猎民族的兽皮技艺中颇具代表性,是鄂伦春族典型狩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鄂伦春族系黑龙江古老世居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尚处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阶段,采用猎获的狍子、鹿、猂、野猪、熊、狐狸等大小野兽的皮子缝制服饰及各种用品,其中以狍皮最为普遍,创造了极富特色的狍皮手工技艺。制作流程由皮张采集、鞣皮、拼剪缝合、染色、纹饰刺绣等组成,狍皮制品有服饰、生活用品和萨满用具等。狍筋线、剪皮花的制作是极为珍贵的原始传统技艺。

  3 桦树皮制作技艺

  项目批次:国家级第1批、省级第1批

  项目保护单位:双鸭山市饶河县文化馆

  代表性传承人:付占祥(国)尤俊涛

  桦树皮制作技艺是黑龙江近代游猎民族的独特手工技艺,涉及到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信仰、艺术等各个领域,具有历史和森林狩猎民族的文化特色。各少数民族用桦树皮盖房、造舟,缝制各种箱、桶、盒、碗,制作摇篮、玩具,还制作各种桦树皮画、艺术品等。制作技艺有四个步骤:一是剥取树皮;二是将树皮浸软或煮软;三是剪裁缝合;四是装饰图案。在桦树皮制品上,各少数民族都采用砸制、剪贴等方法制成各种艺术图案,表现各民族的审美观。

   桦树皮制作技艺(桦皮工艺品制作)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扩展

  项目保护单位:黑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代表性传承人:陶丹丹

  桦树皮工艺品制作以白桦树为原料,是东北特殊环境、特殊材料和其民族符号和文化内涵的接续与传承。白桦树皮手工艺制品包括工艺品、桦树皮画及桦树皮生活器皿,其制作技法原始,运用自然纹理和叠、透、空、悬等工艺制作。

  4 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

  项目批次:国家级第2批、省级第1批

  项目保护单位:大兴安岭地区群众艺术馆

  代表性传承人:郭宝林(国)郭洪强

  桦树皮船制作技艺是鄂伦春族世代相承的独特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东北桦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桦树皮船形如柳叶儿,船身的骨架用樟子松薄板或用柳木、桦木、黑桦等薄板制成,靠松木削成的木钉固定,船的口沿内外用薄板条箝合,外包无孔洞桦树皮,接缝处用松树油涂抹,烘烤后密不透水。船身一般长约3米,最大可达5米,最宽处为80厘米到1米,高度为60厘米,可容纳两三人甚至更多。船体重几十斤,轻便易携。桦树皮船顺水行驶时使用木桨,时速可达25公里;逆水行驶时桨和木杆并用,时速能达10公里。

  5 鱼皮制作技艺

  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

  项目保护单位:牡丹江市群众艺术馆代表性传承人:李宏伟李蕾

  鱼皮制作技艺是采用鲑鱼、鳕鱼、鲟鱼等几种鱼的鱼皮,利用各色鱼皮的粒面及其天生独特的鱼鳞花纹制作而成的民间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的手工技艺。黑龙江牡丹江一带传承下来的鱼皮制作工艺,充分体现出鱼皮天然花纹的时尚美感以及古朴的粗犷豪放风格,成为当地民族民间手工技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 靰鞡制作技艺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

  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日炎公司     代表性传承人:王立光李寿发

  靰鞡制作技艺是满族用兽皮或牛、马皮缝制冬季防寒鞋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制作时先“熟皮子”,用炭火将皮张烤软,其帮和底用一整块皮子包起,外加一块皮脸,缝制时皮脸上留有许多褶。穿用时鞋口近脚处填以衬布(即靰鞡腰子),用不足一指宽的独根皮条或麻绳穿过耳子,系在腿上。靰鞡鞋后堵有一块3指宽的皮子叫靰鞡根,是穿鞋时的抓手。靰鞡后底钉有两根特制铁钉,走在冰上防滑。此鞋前尖后圆,缝纫极密,鞋内填满靰鞡草,既暖和又舒适。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

  项目保护单位:海林市文化馆      代表性传承人:杨锡久

  靰鞡,满族人称“护腊”、“乌拉”,其技艺特点据《黑龙江述略》卷六“丛录”记载:靰鞡,制与靴同,而底软,连邦而成,牛皮,或鹿皮,缝纫极密,走荆棘湿地泥中,不损不湿且耐久、耐寒。靰鞡不是人人都会做的,要有一定的技术才行。制作时把牛皮靰鞡料用水浸泡良久,出水后靰鞡匠趁湿开始缝靰鞡。

  7 皮影镂刻技艺

  项目批次:省级第3批

  项目保护单位:双城市文化馆              代表性传承人:韩树柏

  黑龙江双城皮影镂刻技艺是传统的皮影镂刻技艺,刀法犀利剔透,以推刀为主,推、拉、靠、抹等手法并用。其特点是阴阳刻结合,图案疏密有致,条理清晰,技艺精细,刀法娴熟,线条流畅,不断不乱,连通一气。上色时多采用黑、绿、红三纯色,作品色正瑰丽,对比强烈,独具美感。其皮影产品造型生动,形象逼真,行当俱全。

  8 秋林大面包(大列巴)制作技艺

  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

  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秋林食品厂            代表性传承人:侯勇

  秋林大面包(大列巴)制作技艺始于1900年,由俄国人伊万·雅阔洛维奇创建的哈尔滨秋林食品厂的俄罗斯传统工艺。其以精粉、酒花、白糖、食盐等为主要原料,经鼓醪子、发酵、揉面、成型、烘烤等工艺制作而成。该技艺有三个特点:一是用硬杂木烧炉,面包烘烤1小时左右外壳微焦而脆,内瓤松软可口;二是用酒花发酵,可使面包具有诱人的酒花芳香;三是采用传统的3次发酵工艺,使面团发酵充分,风味独特。

  9 哈尔滨红肠制作技艺

  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

  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秋林里道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代表性传承人:仲兆敏

  “里道斯”是俄语红肠的意思。秋林“里道斯”红肠原产于东欧立陶宛,1919年在哈尔滨开始生产。其用猪精肉和牛子盖(牛后臀,三扒一林)为主料,添加各种香辛料,经腌制、制馅、灌肠、烤、煮、熏等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独到之处是经两次水煮、两次硬杂木柈熏烤。红肠外观呈枣红色,皱纹均匀有弹性,有烟熏芳香气味,肠体结构紧密,切面光滑细腻,防腐防冻性强,便于携带,是哈尔滨的典型代表食品。

  项目批次:省级第1批

  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大众肉联集团有限公司       

  代表性传承人:秦凤山马宗欣

  哈尔滨大众肉联红肠是1913年由俄籍德国红肠大技师爱金宾斯传入,采用上好的牛肉、猪肉为主料,添加各种香辛调味品,经传统手工艺精制而成。外观鲜艳枣红,光泽起皱,富有弹性,肠体紧密,光滑细腻,烟熏香味十足。

  10 老鼎丰中式糕点制作技艺

  项目批次:省级第2批

  项目保护单位:哈尔滨老鼎丰食品有限公司代表性传承人:郝宏庄

  老鼎丰始创于浙江绍兴,1911年由绍兴王阿大在哈尔滨创建“哈尔滨南味点心货栈”。在近百年发展过程中,老鼎丰几代传人已将南派糕饼与东北糕饼技术精华融合为一,其配方独到、工艺独特、色香味形俱佳,形成“哈式糕饼”。老鼎丰糕点用料考究,制作精良,口味独特,品种繁多,其质、形、色、香、味都属百年秘制技艺。


Google
 
上一篇:黑龙江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类(42项)【4】
下一篇:黑龙江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2】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5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18]
 · 北京大观园 [36249]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2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15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85.93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