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国宗教 >>著名宗教圣地

白山派与黑山派的形成
  发表日期:2022年4月30日  共浏览315 次   出处:来源:西部庭州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和卓萨迪在叶尔羌汗国的成功引起了在中亚玛合图木·阿杂木的长子伊禅卡朗的关注。他不愿和卓萨迪独占新疆,遂派其子穆罕默德·玉素甫和卓来到新疆,与和卓萨迪争夺叶尔羌汗国的宗教统治权。从此拉开了玛合图木·阿杂木和卓家族两支后裔在新疆长达几个世纪的残酷斗争的序幕。 
 
  玛合图木·阿杂木和卓的这两支后裔在新疆形成了分别以伊禅卡朗和伊斯哈克为名的两个教团,即“伊禅尼耶”和“伊斯哈克耶”,这就是著名的“白山派”和“黑山派”。两派为相互区别,分别戴白色、黑色帽子,所以清代文献中称之为“白帽派”、“黑帽派”,两派的信徒被称为“白帽回”、“白帽回子”和“黑帽回”、“黑帽回宁”。
  
  1620年,玉素甫和卓来到新疆。由于白山派的大本营在叶尔羌,所以他首先去了喀什噶尔,以纳合西班底教团“正统”的身份出现在教·民中,宣传本派的教义主张,广招门徒,开始了与黑山派争夺教民的斗争。在教主的挑动下,两派势同水火,教徒之间不通婚姻,互不往来;甚至不同村居住。世俗统治集团很快就卷入到两派斗争中来。阿不都·拉提甫汗为了摆脱和卓萨迪的控制,曾一度支持白山派,但是很快就迫于黑山派的强大压力而改变态度,下令将玉素甫和卓逐出喀什噶尔。玉素甫和卓来到哈密,在这里他通过与哈密统治者联姻而站稳了脚跟,并开始传播白山派。当地的达官显贵、学者和居民纷纷加入白山派,哈密成为白山派在新疆的第一个地盘。然而,玉素甫和卓的目标是取代黑山派在叶尔羌汗国的地位。所以他在哈密期间,一边传教一边密切关注着叶尔羌的局势。1645年,和卓萨迪去世,留下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玉素甫和卓认为这是打击黑山派的有利时机,便以向和卓萨迪的麻扎祈祷为名,带着他在哈密所生的12岁的儿子伊达耶吐拉即阿帕克和卓前往叶尔羌。他们到达叶尔羌后,阿不都拉汗和黑山派信徒“开始信仰他而离开了萨迪的儿子们”。但黑山派在这里毕竟实力雄厚,他们很快就组织了大规模的示威,迫使阿不都拉汗下令把玉素甫和卓父子逐出叶尔羌。玉素甫和卓没有回哈密而去了喀什噶尔。这里原来就有白山派的基础,所以,玉素甫和卓不久就把这里纳入了白山派的势力范围。在加紧发展白山派的同时,玉素甫和卓开始在叶尔羌统治集团中寻找代理人。阿不都拉汗之子、喀什噶尔统治者尧乐巴斯汗一直对其父不满,玉素甫乘机策动尧乐巴斯汗武力夺权。但他们的阴谋活动被阿不都拉汗察觉,没有得逞。1667年,玉素甫和卓父子在喀什噶尔发动了白山派数万人的暴乱,迫使阿不都拉汗放弃汗位,前往麦加朝觐,叶尔羌汗国陷入剧烈的社会动荡之中。一年后,尧乐巴斯汗才在准噶尔部首领僧格台吉和玉素甫和卓父子的支持下打败对手,夺得汗位。为了表示感谢,尧乐斯汗把管理汗国事务的大权交给了玉素甫和卓父子。玉素甫和卓父子一掌权就开始了对黑山派的大规模血腥屠杀。1670年,叶城、泽普和帕米尔东部山区的黑山派信徒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玉素甫和卓父子和尧乐巴斯汗的暴动。暴动群众杀死了尧乐巴斯汗和玉素甫和卓;拥立尧乐巴斯汗之子阿不都·拉提甫为汗。不久,阿克苏统治者伊斯玛仪又在黑山派的支持下出兵叶尔羌,赶走拉提甫汗,夺取了汗位。黑山派和卓穆罕默德·阿不都拉以拥立之功得以把持朝政,又开始了对白山派的残酷屠杀。
  
  阿帕克和卓在其父被杀后,也被逐出了叶尔羌汗国,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流浪生活。后来他辗转来到甘肃、青海一带,在这里传播白山派苏非主义道乘理论,收授门徒。他是把苏非主义传人内地的第一人,也是使内地穆斯林从此陷入教派之争的始作俑者。后来,阿帕克和卓前往西藏,祈求达赖喇嘛帮助他夺回失去的权力。达赖喇嘛遂写信给伊犁的准噶尔首领噶尔丹,要他亲自领兵帮助阿帕克和卓夺回权力。早就想吞并南疆的噶尔丹接信后,立即派出1.2万名骑兵,以阿帕克和卓为向导,进军南疆,灭亡了叶尔羌汗国。阿帕克和卓被噶尔丹委任为南路四城(叶尔羌、喀什噶尔、和阗、阿克苏)的总督。
  
  阿帕克和卓为表示对其主子的忠心,除按照规定每年向准噶尔缴纳10万腾格白银、1.5万察拉克小麦及其他财物外,他个人还要每月向噶尔丹敬奉4000腾格白银。为了满足准噶尔贵族的要求和阿帕克和卓家族骄奢淫逸的生活,阿帕克和卓推行了极其繁重的赋税制度,并巧立名目,对劳动人民进行超经济剥削和掠夺。为了讨好准噶尔贵族,阿帕克和卓还切断了叶尔羌汗国时期建立起来的同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往。对内则实行残暴的宗教封建独裁统治,排斥异己,滥杀无辜,血腥镇压黑山派,强制推行白山派,焚毁一切非白山派的典籍和文献。 
 
  阿帕克和卓的残暴统治和准噶尔贵族的野蛮掠夺,严重激化了天山南路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1692年,叶城、泽普、英吉沙等地爆发了由黑山派和卓领导、以黑山派信徒为主体的大规模群众暴动。暴动得到了包括喀什噶尔地区在内的各族人民的积极响应,迅速波及天山南路各地。阿帕克和卓仓皇逃往准噶尔控制下的哈密和吐鲁番。不久他又在准噶尔支持下夺回了政权。为了彻底铲除黑山派势力,他设计诱杀了黑山派和卓舒艾布,使黑山派势力遭受了沉重打击。1695年,叶尔羌的黑山派群众再次举行暴动,杀死了阿帕克和卓,白山派和卓政权灭亡。

Google
 
上一篇:玛合图木·阿杂木和卓家族势力的兴起
下一篇:阿古柏扶植伊斯兰教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4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9]
 · 北京大观园 [3640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2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97.65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