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魅力北京 >>文化北京 >>古都风韵

了解经典建筑,体会文化艺术的瑰宝
  发表日期:2022年3月27日  共浏览175 次   出处:北京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古今中外的经典建筑,无一不是最完美的文化瑰宝,它们是艺术的结晶,从中可以探寻当地文化的形成。下面就通过几本书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美学,一起来读读吧!


中国古建筑文化之旅

作者:郭顺利/尚杰/陈远璋

《中国古建筑文化之旅:广东、广西、海南》内容简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建筑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形式风格上,始终是承前启后、一脉相传,保持着一贯完整的建筑体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征,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山东坊子近代建筑与工业遗产

作者:建筑文化考察组

本书之文字部分即以上述实地考察活动纪行及已经发表的论文及考察报告为基础,稍作扩展而来,并于书内增加有关胶济铁路以及坊子地区的历史照片及由专业建筑摄影师拍摄的坊子近代建筑遗存现状的摄影佳作百余帧,力求使本书成为一本关于坊子近代建筑遗存图文并茂的文献记录。在考察、调研、拍摄过程中的大部分策划协调与统筹工作,皆承蒙《建筑创作》主编金磊先生的鼎力支持,关于坊子近代建筑的研究,也得到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山东建筑大学、潍坊学院诸位同人朋友提供的无私帮助与支持。

云南乡土建筑文化

作者:石克辉/胡雪松

云南是多民族建筑文化交融共生的圣地:汉族的“一颗印”;傣族的“竹楼”;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彝族的“土掌房”;哈尼族的“蘑菇房”;纳西族的“石头房”;摩梭人的“木楞房”;藏族的“碉房”等……都仍保留着一种完全与自然亲和的方式,她们是那么让人着魔,让人迷恋,让人不停地探究追寻。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化,都会在建筑这个历史的化石岩层上烙下深深的印痕,本书正像一个拾取这些印痕的匣子,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地展示了云南许多地区和民族异彩纷呈、独具风韵的建筑文化。打开这个匣子让它成为普通人也能了解多彩云南民族建筑文化的一个窗口!


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

作者:唐孝祥

《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吸纳与整合,岭南近代建筑文化的理性自觉,岭南近代建筑文化的转型,岭南近代建筑的审美文化启示。

儒家思想与建筑文化100讲

作者:付远

中国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几千年来始终延续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就是儒家文化。这种一脉相承的建筑体系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不同,造成儒家思想主导我国建筑文化这种事实,有自然地理与社会政治的两种因素。从地理环境来说,我国周边有大海、高山和沙漠,由于交通不便,受到外来文化的入侵相对较少。从社会政治来说,中国儒家思想产生以后,被历代统治阶级所推崇,同时儒家文化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各地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文化的渗透,所以,我国的建筑文化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其核心价值观从未改变。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我国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乃至装修装饰都有自己的理论方法。就拿城市规划来说,几千年来,我国按照统一的模板不断克隆,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有一千零一个雷同的城市”。

Google
 
上一篇:留住建筑文化记忆,感悟人文色彩
下一篇:在家也能欣赏故宫的瓷器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25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645]
 · 北京大观园 [3657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50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9月24日 星期三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1,566.40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