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娘府位于石景山区中部。刘娘府东邻八大处高科技园区,南邻琅山村,西与礼王坟相望,北至永定河引水渠。村落呈南北向不规则长方形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刘娘府因埋葬明思宗朱由检生母孝纯刘太后而得名。20世纪50年代开挖永定河引水渠时,在刘娘娘坟故址出土“光庙恭懿庄妃圹志”,由此可知,所谓刘娘娘坟实为庄妃墓。《明史》载:“时庄烈帝(崇祯)居勖勤宫,问近侍曰:‘西山有申懿王坟乎?’曰:‘有。’‘旁有刘娘坟乎?’曰:‘有。’每密付金钱往祭。及即位,上尊谥曰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迁葬庆陵。” 庄妃李氏在《明史》中以东李称之,西李则指康妃李氏。思宗五岁丧母,庄妃和康妃先后抚养,均为思宗养母。据刘娘府乡老言,村北原有两大宝顶,相距很近,修永定河引水渠时,均有圹志出土,可见,思宗另一养母康妃也当葬此。刘娘府今已无存。
1988年1月,刘娘府村东陆续发现“福王长女圹志”、“惠王第一女圹志”和“桂王第二女圹志”,均为明代崇祯年间墓葬。福王是明神宗朱翊钧第二子朱常询,惠王是神宗第六子朱常润,桂王是神宗第七子朱常赢。

黑石头
黑石头、琅山村、西下庄、西黄村等地的公主、驸马墓2008年,在黑石头发现《庆都大长公主圹志》。明仁宗朱高炽二女朱圆通永乐七年(1409年)九月初一日生。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初七日,册封为庆都公主。宣德三年(1428年)十一月初二日,下嫁驸马都尉焦敬。正统二年(1437年)七月十五日,晋封为大长公主。正统五年(1440年)五月十三日,公主以疾薨,享年三十二岁。当年八月,公主葬于黑石山之原。
琅山村北有明英宗朱祁镇之女广德公主与驸马都尉樊凯合葬墓。20世纪70年代出土墓志一盒,盖镌篆文:“明故驸马都尉樊公墓志”。樊凯天顺丁丑(1457年)二月二十七日生,成化八年(1472年)宪宗朱见深选尚为广德公主驸马。正德七年(1512年)以疾卒。樊凯“以卒之年八月七日,葬于都城西翠微山之原与公主圹礼也。”
1958年,琅山村北固安郡主墓旧址出土“固安郡主圹志”,志云,郡主为“恭仁康定景帝之女”,生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正月二十七日,成化六年(1470年)二月十日封为固安郡主,宪宗朱见深主嫁宗人府仪宾官王宪。弘治四年(1491年)二月十一日薨,享年四十三岁,五月初九日葬于翠微山之原。
20世纪60年代,于琅山村北出土“大明故驸马都尉石公墓志铭”,汉白玉石质,志云:“以成化十六年(1480年)五月十七日,于宛平县玉河乡琅山之原,附顺德长公主而合葬焉。”正统二年(1437年),英宗朱祁镇选尚为顺德长公主驸马,乡老俗称石驸马墓,为明宣宗朱瞻基长女顺德长公主与驸马都尉石璟合葬墓。石驸马府在京城宣武门内石驸马大街。
明世宗朱厚熜三女宁安公主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下嫁驸马都尉李和,隆庆六年(1572年)晋封长公主,万历元年(1573年)加封大长公主。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薨,享年六十九岁。“合葬于翠微山之原”,即琅山村村北。琅山村今已无存。
西下庄北京市工人疗养院内曾有石人、石虎、石羊等数尊,院外有明穆宗朱载垕第四女永宁长公主墓,此地旧称“梁家府”。1970年,出土墓志一方,公主墓与王爷坟规模相当。公主于万历十年(1582年)二月封永宁长公主,下嫁驸马都尉梁邦瑞。梁邦瑞于当年四月卒。据出土的“永宁长公主圹志”载,公主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薨;修正了《明史》公主薨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之误。西下庄今已无存。
西黄村西北曾出土明神宗朱翊钧长女荣昌公主之驸马都尉杨春元墓,墓南百余米处旧名“公主坟”,应为荣昌公主墓府。

琅山村
在香山东麓,有景帝陵,还有杰王府、四王府、小府村、道公府、娘娘府等村落。
景帝陵位于玉泉山北麓金山口,明代宗朱祁钰陵寝,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建有祾恩殿、祾恩门、享殿、神库、神厨、宰牲亭、内官房等。陵前有黄瓦歇山顶碑亭,亭内有碑一通,碑南面刻清乾隆帝题《明景帝陵文》,北面镌“大明恭俭康定景皇帝之陵”,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立石。碑亭后建有黄瓦硬山顶祾恩殿三间,其后为宝城。今仅存碑亭、石碑、祾恩门及宝城围墙。2004年7月修茸。
杰王府位于香山东麓。检《明史》,未见杰王,有音似者为吉王(谥简,即吉简王)。明英宗朱祁镇庶七子见浚,天顺元年(1457年)封,成化十三年(1477年)就藩长沙府,嘉靖六年(1527年)薨。(《明史》卷一百十九)《北京海淀区地名志》载,“村内有面南东西向影壁,影壁南有少量残墙,当地人说是杰王府大门遗址。”笔者认为,不应是王府大门,当为墓地阳宅。
四王府明英宗朱祁镇四子朱见淳,景泰三年(1452年)封许王,次年薨。“礼臣请用亲王礼葬,帝以王幼,杀其制。”(《明史》卷一百十九)。景泰帝未以王礼赐葬许王,只能以四王称之。“许悼”谥号显然是其父英宗复辟后追封的。
西小府北靠四王府。明神宗朱翊钧有十女,其中八女早逝。《明史》载:“静乐、云和、云梦、灵丘、仙居、泰顺、香山、天台八公主,皆早世(逝),追册。”文献载“俱葬金山”。1971年,村南出土仙居公主墓葬,其墓志云:“德嫔李氏出也,以万历甲申(1584年)七月二十日生,是年十二月三十日薨逝,皇情惋惜,于是追封为仙居公主。”
道公府东邻娘娘府。明宪宗朱见深次子朱祐极立为太子,后为万贵妃所害,尊谥“悼恭”,悼恭太子葬此地,后称悼恭府,讹传为道公府。《明史》云:“悼恭太子祐极,宪宗次子。成化七年(1471年)立为皇太子,薨。”按照皇储礼葬京西金山。明《宛署杂记》载:“纯皇帝太子曰悼恭太子,葬金山。”
娘娘府西邻道公府。东倚景帝陵。明《宛署杂记》载:“恭让章皇后陵在西山玉泉山。宪庙废后吴氏葬金山。世庙继后张氏葬金山。”及“妃嫔墓”条“献陵(仁庙)恭敬贤妃李氏等三妃,景陵荣思贤妃吴氏,裕陵(英庙)靖庄安穆辰妃万氏等十七妃,茂陵(宪庙)端荣昭妃王氏等十三妃,康陵(武庙)荣淑贤妃沈氏等二妃俱葬金山。” 及“累朝妃嫔不附葬者,各为一墓,惟宪朝十三妃共一墓。”计有二十六墓。
另外,《宛署杂记》载:“永陵(世庙)悼隐恭妃文氏等二十六妃、庄嫔王氏等二十六嫔俱葬金山。”、“昭陵(穆庙)英妃魏氏等九妃俱葬金山。”、“今上(神宗)荣惠宜妃杨氏等四妃葬金山。”及“嘉靖十三年(1534年),静妃陈氏卒,上谕礼、工部曰:‘祖宗成法当守,王制亦当法,古世妇御妻皆用九数,宜九妃同一墓、一享殿,遂为定制,自后永陵妃嫔多九位一墓,然其先有各位一墓者,后也有七位一墓者。’”、世庙妃嫔多为九位或七位一墓,约为八墓。在加上穆庙、神宗妃墓,计有二十一墓。
综上所述,一溜边山府有秀怀王府、上石府、下石府、雍王府、申王府、金王府、刘娘府、杰王府、四王府、道公府等十府,计有十四墓;琅山等地先后出土公主(驸马)墓七墓;西小府二处,早殇皇子、公主多为数位一墓,约合二墓;娘娘府约有妃嫔墓四十七墓。再加上明《宛署杂记》所载:“各王坟仁庙子越靖王,英庙子忻穆王,景皇帝子怀献世子,宪庙子寿定王、汝安王,孝庙子蔚悼王,穆庙子靖悼王,神宗子邠哀王、沅怀王俱葬金山。”计九墓,合计共有七十九墓。据此,一溜边山府为明朝皇帝妃嫔、亲王、公主(驸马)墓葬无疑。京西民谚:“一溜边山府,七十二座坟。”此言不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