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人文北京 >>魅力北京

石景山区的清代“铁帽子王坟”(上篇)
  发表日期:2021年12月20日  共浏览305 次   出处:来源: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礼王坟

清建国于天命元年(1616年),初称后金;崇德元年(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在大清国276年的历史中,有12家满洲贵胄获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殊荣,分别是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和庆亲王。

按清朝典制,皇族封爵共有12等,即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封爵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因军功受封,称“军功封”;另一种是以皇帝直系子孙受封,称“恩封”。乾隆帝曾规定:军功封者,无论王、贝勒等爵,均世袭罔替,永不降封;恩封王、贝勒等爵,均每世递降一等承袭,即亲王爵递降至镇国公,郡王爵递降至辅国公,贝勒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递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递降至镇国将军,辅国公递降至辅国将军,再往后以本爵世袭罔替。

在12家“铁帽子王”中,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庄亲王、克勤郡王和顺承郡王8家为军功封,因在清开国和入关统一中国立下汗马功劳而受封,所以王爵世代承袭,无子嗣后代或王获罪削爵的则以旁支承袭王爵奉始封祖先祀。另有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和庆亲王4家因与皇帝有特殊关系受封爵位,均为恩封。

石景山地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石景山地区为燕国西郊风景园林区。史书记载,燕国所建碣石宫、元英宫、磿室宫和宁台等宫室均在今石景山区境内。石景山地区还是帝王后妃、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看好的风水宝地,现有古墓葬76处,其中,清代墓葬29处。在比较著名的礼王坟、睿王坟、饶余敏亲王府坟、瑞王坟之中,礼王坟和睿王坟为“铁帽子王”坟。

礼王坟

礼烈亲王代善(1583~1648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子,清朝开国重臣。年轻时即从努尔哈赤征哈达、辉发、叶圣诸部,论功封为贝勒。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代善与舒尔哈齐、褚英等率兵迎护归附的东海女真瓦尔喀部蜚优城部众,分兵击败中途截击的海西女真乌拉部众万余人,师还,赐号“古英巴图鲁”。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从努尔哈赤征讨乌拉部,降其城。后金天命元年(1616年),封为和硕贝勒,称大贝勒。三年(1618年),从努尔哈赤攻打抚顺,降明将李永芳。四年(1619年)于萨尔浒战役有功,并从克铁岭。同年,征叶赫部,努尔哈赤攻东城,代善攻西城,叶赫遂灭。五年(1620年),有人揭发代善和努尔哈赤大福晋衮代关系暧昧,从而失去继承父位的可能。六年(1621年),从努尔哈赤攻克沈阳,率其子岳託斩杀甚众。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崩,代善自知不能继承父位就极力推举皇太极继位,深得皇太极的好感与重用。同年十月,率兵万人征喀尔喀蒙古扎鲁特部。天聪元年(1627年),从皇太极攻锦州不下。三年(1629年),从皇太极绕过山海关,克遵化,败明总兵满桂于德胜门外。四年(1630年),败明侍郎刘之纶于遵化。五年(1631年),从皇太极围攻大凌河城,击败明总兵吴襄、监军道张春4万余众,并俘获张春。六年(1632年),从皇太极征察哈尔蒙古,林丹汗遁,改攻大同、宣府。八年(1634年),从皇太极攻明,会师大同而还。崇德元年(1636年),晋封和硕兄礼亲王。十二月,从皇太极征朝鲜,朝鲜降。八年(1643年),皇太极崩,清廷内部争夺皇位激烈,代善拥立皇九子福临为帝。其子硕託、孙阿达礼谋立多尔衮,发其谋诛其子孙。顺治元年(1644年),福临命其上殿毋拜。五年(1648年),薨。谥曰“烈”。史称礼烈亲王。

巽亲王满达海(1622~1652年):代善第七子。崇德五年(1640年),从围锦州。六年(1641年),封辅国公。从豪格围松山,败明军。七年(1642年),从济尔哈朗克松山城。八年(1643年),授都察院承政。顺治元年(1644年),从多尔衮入关,败李自成农民军于庆都县,复从阿济格追击农民军于绥德。二年(1645年),攻克沿边三城及延安。十月,晋固山贝子。三年(1646年),从豪格征四川,败张献忠农民军,降高如砺。五年(1648年),因徇章京希尔根被责。六年(1649年),袭父爵为亲王。与瓦克达率师讨姜瓖,授征西大将军,克朔州等城。八年(1651年),掌吏部事,世祖赐号曰“巽”。九年(1652年),薨。时年31岁,谥曰“简“。十六年(1659年),追论其曾谄媚多尔衮,削谥降爵为贝勒。
常阿岱:代善之孙,满达海第一子。顺治九年(1652年),袭巽亲王。十六年(1659年),以父罪降贝勒。

图片

代善墓碑

康良亲王杰书(1645~1697年):代善之孙,祜塞之三子。顺治六年(1649年),袭其兄精济之爵位为郡王。八年(1651年),赐号“康”郡王。十六年(1659年),巽亲王常阿岱降贝勒,以其袭亲王爵,仍号“康”。康熙元年(1662年),追封其父祜塞为亲王。十三年(1674年),任奉命大将军,率师征讨耿精忠。遣巴雅尔败耿精忠将徐尚朝于金华。十四年(1675年),收复处州,败耿精忠部于石塘、石佛岭。十五年(1676年),移师衢州,大败耿精忠。十月,入福州。率兵败郑锦将吴淑于浦塘。十六年(1677年),克泉州、漳州。十九年(1680年),克海澄。二十一年(1682年),追论金华屯兵罪,夺其军功并罚俸一年。二十九年(1690年),驻师归化,以防噶尔丹。三十六年(1697年),薨。谥曰“良”。史称康良亲王。

康悼亲王椿泰(?~709年):代善曾孙,杰书第五子。康熙三十六年,袭康亲王。四十八年(1709年),薨。谥曰“悼”。史称康悼亲王。一生胸襟开阔,豁达大度,待下宽和、仁慈。善舞六合枪,能敌十数人。

礼烈亲王代善,巽亲王满达海、康良亲王杰书和康悼亲王椿泰之墓在香山脚下门头村附近的礼王坟。现在墓地除康良亲王杰书墓碑外,已荡然无存;礼烈亲王代善墓碑已移至北京植物园内曹雪芹纪念馆以北。

康修亲王崇安(1705~1733年):代善四世孙,椿泰子。生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七月,四十八年(1709年)十月,袭康亲王。雍正年间,官都统,掌宗人府。九年(1731年),率兵驻归化,备噶尔丹。不久,命护抚顺大将军印,召还。十一年(1733年)九月,薨。年29岁,谥曰“修”。史称康修亲王。

康简亲王巴尔图(1674-1753年):代善曾孙,杰书第四子。生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雍正十一年(1733年)九月,其侄崇安薨,翌年(1734年)四月,雍正帝选巴尔图袭康亲王。乾隆十八年(1753年),薨。年80岁,谥曰“简”。史称康简亲王。

礼恭亲王永恩(1727~1805年):代善五世孙,崇安第二子,字惠周,别号兰亭主人。雍正十二年(1734年),晋封贝勒。乾隆十八年(1753年),袭康亲王。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以五世祖代善功勋茂著,仍复原号礼亲王。嘉庆十年(1805年)薨。享年79岁,谥曰“恭”。史称礼恭亲王。永恩承袭王爵52年,勤俭自持,不好奢华,始终俭朴。主张善待读书人,反对和珅苛刻士子。和珅当政后,永恩遭排斥,他对政事不大过问,终日以诗文书画自娱。一生喜爱文学艺术,广结文人学士。其文以“义法”为要,诗以清远澹约为宗,书法有“临池精妙”之誉。永恩有《诚正堂稿》、《时艺》、《律吕元音》、《金错脸鲜》等著作刊行于世


Google
 
上一篇:磨石口传说
下一篇:京西一溜边山府(下篇)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841.797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