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华民族 >>内蒙古民族风情

内蒙古民俗节庆活动
  发表日期:2021年9月26日  共浏览325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那达慕草原旅游节

  内蒙古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为蒙古族的“男儿三艺”,每年七月中下旬举办的那达慕草原旅游节,集中展示蒙古民族歌舞、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各方面的灿烂文化。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之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开始以单纯的歌舞娱乐形式为主,后来增添了摔跤、射箭、赛马等比赛项目,场面隆重,气氛热烈。旅游节期间,游人可住在蒙古包品尝奶茶、还可以参与到骑射歌舞等节目中,充分体验草原民族的豪放自然的民族风情。

祭敖包活动

  祭敖包活动一般在农历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举行,敖包,蒙古语为“堆子”,是用石头垒成的一座圆锥体的台子,上面竖着悬挂有经幡的旗杆和树枝。在祭典结束后,还将举行传统的赛马、摔跤等活动。

篝火节

  篝火节是内蒙古北部鄂伦春族人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6月18日,鄂伦春人会燃起篝火,并集体围绕在篝火旁,载歌载舞,欢乐通宵。
  兴安盟境内有22个民族,各民族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生产、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节日,有有着民族特色的民歌、民间文学、民族艺术、民族体育活动。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游艺”的意思。是草原劳动人民庆丰收、庆团结、庆胜利的欢乐节日盛会。每年7、8月份间,广袤的内蒙古草原都要举办那达慕盛会,以民族体育比赛为主,有赛马、射箭、摔跤等传统项目,兼有文化娱乐、艺术欣赏、信息交流、经济贸易为内容的多功能的文化体育盛会,是充满团结友谊之情、体现改革开放奋进精神的盛会,尽展了草原人民的风采。草原盛会那达慕正以其古老的传统、独具的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宾朋来到美丽的大草原观光旅游。民族歌舞:内蒙古是歌舞之乡,蒙古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歌舞的衍生发展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蒙古族歌舞不仅盛行于节日或喜庆之时,也用于放牧、生产、婚嫁、盛宴,甚至征战和体育表演时都高奏鼓乐,尽情歌舞。蒙古族歌曲悠长高亢、雍容优雅、缠绵悱恻、气势豪壮、深沉浩远、民族气息浓郁,是我国民族艺苑中的奇葩,在世界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蒙古族春节的风俗习惯

  卫拉特蒙古过春节是按照蒙古喉独特的风俗习惯进行的,热闹、吉洋。
  在农历大年三十晚,全家老少部不睡觉,一起做过春节的准备工作,或剁肉、包饺子,或备好春节穿的新衣服,或筹备待客事宜,一直要忙到天亮。
  蒙古族过春节时非常讲究卫生,农历二十九之前就要把房子打扫干净,家里的所有东西都要洗干净。
  初一早晨,全家人穿上新衣服,手拿好吃的东西到外面,把新鲜的食品、鲜奶子祭献给予人民阳光雨露的太阳,然后进屋,家长或长子或儿媳给佛祖上贡品,用一只碗盛上洁白的牛奶,向神佛做新年的祈祷。此后。长子或儿媳用黄色的木碗盛上牛奶,首先到祖父、祖母、父母的面前跪坐,双手捧碗,以祝福等话语表示问候。随后,大家开始相互拜年。晚辈用右手抓住袖口伸到长辈面前,长辈们用双手手掌拍击,向儿子、儿媳表示新年问候并致祝福。在这个过程中,家人要在一块方糖上放一枚铀线,相互作为礼物。拜过年后。儿女向父母献上新年的食物“德吉”(食物一碗),敬酒、献上整羊,父母给儿女糖果,这是拜年的礼仪。大年初一,已婚子女到父母、兄长家拜年。初二之后,街坊邻居们可以互相拜年、送礼。年轻人都穿上漂亮的衣服,骑上快马给邻里、近亲、长辈敬献节日礼品。互拜活动将一直持续到初五。到初五那天,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并邀请邻居,共度佳节。
  卫拉特蒙古过春节持续到正月十五结束

Google
 
上一篇:内蒙古历史文化
下一篇:蒙古族生活风俗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1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26]
 · 北京大观园 [36443]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8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51.56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