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华民族 >>内蒙古民族风情

蒙医与蒙药
  发表日期:2021年9月26日  共浏览255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蒙古族世居草原,以游牧为生,在长期同大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逐渐积累了自己独特的医药学理论和治疗方法,为丰富和发展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13世纪以前,蒙古族人民就发明和运用了许多适合当时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及地理气候特点的药剂和疗法,如“合迪儿”烈性药和灸疗、浴疗、正骨、治疗外伤、马奶酒疗法、饮食疗法等。特别是外科正骨术、蒸气热罨法、牛羊瘤胃反刍物热罨疗法、热血浸疗法等,在当时都是非常实用而有效的疗法。其中灸疗和热敷疗法还先后传到了内地和西藏。13世纪以后,随着蒙古族同国内各民族和阿拉伯、欧洲各国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内地和国外的一些药物及疗法开始传入蒙古地区,使其医疗经验和药物方剂方面的知识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明清时期,蒙古族医学又吸收了藏医、汉医的理论和临床经验,使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医学理论方面,在原有古代蒙医初步医疗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整理提高,形成了阴阳学说、五大元素学说、寒热对立统一学说、七元三秽学说、六因辩证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体系。涌现出了淖尔吉•墨尔根、占布拉、伊希巴拉珠尔、占布拉道尔吉、尤日格丹达尔等许多著名的蒙医学家。编撰出了《方海》、《四部甘露》、《蒙药正典》、《甘露之泉》、《脉诊概要》、《白露医法从新》、《蒙医蒙药选粹》等数十部医学巨著。其中《蒙药正典》一书就收入879种药物,并附有药物插图576幅。与此同时,临床分科亦日益详细,相继分化出骨伤科、内科、瘟科、传染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等。

  建国以来,蒙医蒙药事业得到了更大发展,仅内蒙古自治区就建立了几十所蒙医院、中蒙医院、蒙医研究所、蒙医学院等。蒙医医疗机构和几个蒙药制药厂,可生产各种蒙药制剂或蒙成药350多种。


Google
 
上一篇:奇蒙古族女子三娘子
下一篇:东归英雄——渥巴锡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4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9]
 · 北京大观园 [3640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2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76.56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