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华民族 >>内蒙古民族风情

奇蒙古族女子三娘子
  发表日期:2021年9月26日  共浏览165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明朝隆庆四年(1570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的孙子把汉那吉,携妻子比吉和乳母的丈夫阿力哥共十几人,到大同请求内附,意思是投降明朝。大同巡抚方逢时和宣府总督王崇古决策受降。鉴于此事非同小可,当政的张居正写信要王祟古立刻把详情“密示”于他。
  原来,俺答的第三个儿子死时留有遗孤,即把汉那吉,为俺答妻一克哈屯所育。把汉那吉长大娶妻比吉,后爱上姑母之女三娘子并再娶。三娘子是蒙古部落袄尔都司(即今天鄂尔多斯)的公主,蒙古名字为钟金哈屯,为俺答长女所生。依辈份上论来,是俺答的外孙女,把汉那吉的表妹。把汉那吉跟三娘子的亲戚关系,就相当于贾宝玉和林黛玉。表哥娶表妹,也算是近亲结婚,亲上加亲了。然而,三娘子貌美似花,仿佛一个塞外昭君,天然娇艳。身为外祖父的俺答也爱上了三娘子,打算据为己有。祖孙为了一个小女子而结怨。把汉那吉争不过祖父,嫉妒、羞愤、惭恨、怨毒,都集中到这个青年的身上,于是演出了失恋青年离家投汉的一幕。在明朝看来,把汉那吉算是弃暗投明了。
  大明朝可从来没有碰上过这等事。加上当时俺答从嘉靖朝开始就是明朝最大的敌人,把汉那吉身份特殊,大同巡抚方逢时不敢擅作主张,转报总督王崇古。王崇古认为可以收留把汉那吉一行,命他收纳。部将谏阻道:“一个孤竖,何足重轻,不如勿纳为是。”王崇古道:“这是奇货可居,为什么不收留呢?如果俺答前来索还,我军有叛徒赵全等人尚在鞑靼处,可要挟俺答送来交换孙子。我们还可以学习汉朝质子的故例,让把汉那吉招引旧部,靠近边塞寓居。俺答年纪老迈,去死不远,他的儿子都不及俺答,到时我们可命把汉那吉出塞,前去与辛爱相抗。到时候彼为蚌鹬,我作渔人,岂非一条好计?”
  王崇古的计策固然不错。但从这点可以看出总督王崇古的心胸,不过是个有些见识但并无远见的人。后来的康熙皇帝将北方的蒙古当作长城,推行满蒙一家,才算彻底解决了边防问题。何况把汉那吉的这件事情到此为止,不可预见的因素太多,还很难判断将来会有什么结果。但王崇古的运气好极了,因为整个事件的起因——三娘子,实在是个了不起的巾帼人物。但三娘子的作用到目前还未显露出来。
  张居正再次写信给王崇古,要其妥善安排把汉那吉,并派人通报俺答:“中国之法,得虏酋若子孙首者,赏万金,爵通侯。吾非不能断汝孙之首以请赏,但彼慕义而来,又汝亲孙也,不忍杀之。”然后,指授方略,要王祟古、方逢时奏疏皇上纳降。
  朝庭知道把汉那吉来降的事后,朝中很多人极力反对,认为敌情叵测,廷议纷纷不决。只有高拱和张居正两人认为王崇古的处理很得控边要策,力主照行。朱载垕也认为外人慕义,前来降顺,应加优抚云云。实际上是附和高拱和张居正的意见。于是朱载垕授把汉那吉为指挥使,阿力哥为正千户,各赏大红紵丝衣一袭。   
  俺答的正妻一克哈屯生怕中国诱杀爱孙把汉那吉,日夜与俺答吵闹。俺答也有些后悔起来,立即召集十万军队,如黑云压城至北方边境,气势汹汹地要找明朝要回孙子。王崇古早有准备,飞书传檄各镇,严兵戒备,大众坚壁清野,对待俺答。俺答攻无可攻,掠无可掠,弄得进退两难,不得已派遣使者议和。
  王崇古早在张居正的授意之下以其孙要挟,意思是说,你不退兵我就杀了你的孙子。俺答虽然夺走了孙媳妇,但依旧爱惜孙子的性命,终于被迫妥协。张居正顺水推舟应俺答之求,礼送把汉那吉回乡,俺答则把赵全等明朝叛臣绑送明军大营。 把汉那吉穿着大明皇帝官赐的大红丝袍回鞑靼帐幕。俺答见到非常感动,说以后不再侵犯大同,并决定请求封贡、互市,和明友好相处。 
  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廷诏封俺答为顺义王,并在沿边三镇开设马市,与蒙古进行贸易,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隆庆和议”。

  把汉那吉回蒙古后,俺答依旧将三娘子霸占。祖孙二人在一克哈屯的调停下,倒也相安无事。这是蒙古人豪爽的地方,他们那时还没有发达的文化,自然没有太深的城府,也不善于互相勾心斗角,和好了就是彻底和好了。换做在中原,还不得心存芥蒂,狠狠地斗上一阵子,弄不好还要搞得血溅当场、闹出人命才罢休。
  三娘子似乎无所谓,就此正式嫁给了俺答。但她非常渴慕中原文化,所以力主和平。因为三娘子的精明能干,逐渐在蒙古的军政中占据了重要的影响。
  王崇古、方逢时卸任后,吴兑继任宣府巡抚。三娘子经常到吴兑的军营中来。吴兑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关系十分亲昵,曾经赠她八宝冠、百凤云衣、红骨朵云裙等物。
  万历九年(1581年)十月,七十五岁的俺答汗死,俺答之子黄台吉任鞑靼首领。按照蒙古族古老的习俗,黄台吉可以娶继母三娘子为妻。但三娘子嫌黄台吉年纪太老,不愿意接受,带着部众往西出走。黄台吉垂涎三娘子的美丽已久,认定继母也是父亲的遗产,自己当然有继承的权利,于是带着部队向西追赶。
  张居正得知此事,他认为三娘子是一个得力的工具,假如她和黄台吉脱离,会失去应有的作用,对于明朝廷便是一种损害,连忙派人劝说三娘子。识大体的三娘子这才重新回头,嫁给黄台吉,成了第二代顺义王夫人。
  黄台吉在位仅四年便死了,黄台吉的儿子扯力克继任为王,也娶三娘子为妻。三娘子的年纪比扯力克要大许多,但扯力克丝毫不介意。为了娶到继祖母,扯力克还事先将所有的姬妾都赶走。扯力克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三月袭封顺义王,册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
  因三娘子貌美不衰,三代鞑靼首领都对她非常宠爱,言听计从。数十年中,三娘子参与掌握兵权,主持贡市,为维护鞑靼和明朝和平友好的局面,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自“隆庆和议”之后,从宣府、大同至甘肃,边陲晏然,数十年不用兵革,其实三娘子个人的功劳占了相当大一部分。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复嫁鄂尔多斯博硕克图济农(《明史》“卜失兔”),不久便去世,大约终年六十二岁。
  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中,存在着收继婚的传统。三娘子历嫁三王,在过去并不罕见。这种婚姻形式的施行,应该有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比如,扯力克死后,没有子嗣,卜失兔要和年近花甲三娘子为婚,绝非贪图三娘子的美貌,更多的还是出于政治目的。俺答汗所部长期掌握着本该由鄂尔多斯济农掌握的右翼万户控制权,并占据对对察哈尔大汗的主导优势。身为鄂尔多斯济农的卜失兔深知,一旦能够与忠顺夫人三娘子结合,即可获得原本俺答汗的所占有的一切政治资源和积累的财富,包括获得明廷赐封的顺义王头衔,这样便可以和明廷直接通贡,随之带来的经济利益也不可估量的。正因为这个原因,三娘子起初一直坚拒卜失兔的求婚,六年后卜失兔方如愿以偿。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第四代顺义王袭封王位之前,三娘子病逝。


Google
 
上一篇:内蒙的美食
下一篇:蒙医与蒙药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40]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9]
 · 北京大观园 [3640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2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04.68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