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疾病诊疗

狐惑
  发表日期:2020年3月10日  共浏览182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因感受湿热毒气或阴虚火炎而引起的以口、眼、外阴溃烂为主证,并见神情恍惚不安等表现的中医疾病。以其使人神情恍惚、惑乱狐疑,故名狐惑。与西医的白塞病类似。

该病在急性发作期证见口舌溃疡,发热,脉细或滑,舌质红绛、苔黄,属阴虚热毒证,治宜养阴凉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用加减四妙勇安汤;证见口腔、咽喉、外阴溃烂成疮,黄水淋漓,灼热且痒,口苦而黏,腹满胁胀,目赤,尿黄便溏,舌红苔腻,脉滑数者,属肝脾湿热证,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合泻黄散加减;慢性反复发作,口舌生疮,外阴溃疡,畏寒,手足厥冷,食欲不振,下肢浮肿,舌暗或有瘀斑,脉细涩者,属寒凝血瘀证,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用白塞病方。长期反复发作、缠绵不愈,除口、眼、生殖器、皮肤症状外,伴有午后潮热、头晕耳鸣、视物模糊、心烦失眠等症,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属肝肾阴虚证,治宜养阴清热、滋补肝肾,方用杞菊地黄丸或知柏地黄汤加减。某些女患者有月经提前、经血发黑、脉弦、舌苔黄者,可用疏肝活血汤。

局部治疗:①口腔溃疡,银花、菊花泡水漱口,外涂锡类散、冰硼散等。②外溃疡,苦参、百部、蛇床子水煎外洗后用黄连膏或青黛膏外涂。针灸治疗常选曲池、血海、大椎、合谷、三阴交、承浆、长强等穴针刺。

国内外学者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该病进行了探讨,在治疗方面,一般主张内服药与外治相结合、中药与短期激素治疗相结合,可获较满意的疗效。


Google
 
上一篇:合病
下一篇:滑胎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38]
 · 北京大观园 [3645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8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03.90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