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风寒外邪侵袭于肺而致肺气失于宣降所引起的中医学证候。常见于感冒、咳嗽、哮喘、失音,以及西医学的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如风寒外邪侵袭肺卫皮毛,影响肺主宣发、肃降的生理功能,即可形成风寒束肺证。风寒犯肺途径有二:一是从鼻窍而入;二是由皮毛而入,即所谓从其合而达肺。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咳嗽气喘、咯痰稀白、喉痒不适等为主,兼见微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等风寒表证。风寒束肺,肺失宣降而上逆,则咳嗽、气喘、喉痒不适;肺失通调,津液不布,聚为痰饮,故咯痰色白清稀;肺气失宣,鼻窍不利,则鼻塞流涕;卫阳被遏,肌肤失于温煦,则恶寒;卫阳郁遏化热,则发热;腠理闭塞,则无汗;寒邪凝滞气血,经气不利,故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为外感风寒之象。临证以咳嗽气喘、咯痰稀白兼见风寒表证为辨证要点。
风寒束肺证的治疗以疏风散寒、宣肺解表为法,轻者宜用杏苏散,重者用麻黄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