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化湿
发表日期:2020年3月10日 共浏览225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
|
中医临床运用芳香性药物治疗水湿病证的治法。芳香药物性多温燥,燥能胜湿,且具有醒脾即促进脾的运化功能的作用,故能化湿。芳香化湿法适用于湿困脾胃、湿温初起等证,常用的芳香化湿药有藿香、佩兰、紫苏叶、白豆蔻等,并常与淡渗利湿、燥湿的药物配合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如香苏平胃散、藿朴夏苓汤。若湿困脾胃、运化失常,证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大便稀溏、苔白腻而厚、脉缓等,治宜芳香化湿、理气和胃,方用香苏平胃散;若属湿温初起、湿郁卫气,证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胸脘痞闷、不饥不渴、身热不扬并午后热甚、苔白腻、脉濡缓,治宜芳香化湿、宣透气机,常用藿朴夏苓汤。
临床上若湿温化燥、深入营血,则不宜使用该法
|
|
|
上一篇:反治
|
下一篇:肺痨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