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疾病诊疗

耳鸣
  发表日期:2020年3月10日  共浏览372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中医病症名。患者自觉耳内鸣响。耳鸣可作为临床常见症状出现于各科的多种疾病过程中,也可单独成为一种耳科疾病。西医的耳科病变(如中耳炎、鼓膜穿孔)、多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如猩红热、流行性感冒)、颅内病变(如脑肿瘤、听神经瘤)、药物中毒以及高血压、梅尼埃氏病、贫血、神经衰弱等疾病,均可出现耳鸣。

有关耳鸣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其时已认识到耳鸣在病因上有外感、内伤的不同,证候也有虚、实之异。隋代《诸病源候论》指出:肾开窍于耳,故耳鸣、耳聋无不与肾虚有关。明代楼英《医学纲目》荟萃众说,指出:耳鸣有虚有实,虚证多属肾虚、气虚,实证则由外邪、痰火、肝火引起。1999年以来,中医学者对肾与耳的关系有了较深入的研究。

引起耳鸣的病因不外内伤、外感两大类。外感多因风热之邪侵袭或风寒化热、蒙闭耳窍所致。内伤主要由肝火上扰清窍;痰浊壅结耳窍;肾精亏损或脾胃虚弱,耳失所养所致。

辨别虚实是耳鸣的辨证要点。突然发生的耳鸣多属实证;久鸣则多为虚证。临床常见证型有:①风寒侵袭。兼恶风寒,发热,无汗,脉浮紧,舌质淡、苔薄白,治宜辛温解表,常用清神散加减。②风热侵袭。起病较速。自感耳中憋气作胀,有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伴头痛、发热、口渴、汗出、脉数、舌质红苔薄白微黄,治宜辛凉解表,常用银翘散加减。若发热重而恶寒轻,口干渴,大便干结,脉洪大有力,为表寒里热证,治宜解表清里同施,常用防风通圣散加减。③痰火壅结。多因过食辛辣肥甘或有烟酒嗜好,滋生痰热,痰火上扰所致。证见耳鸣蝉、有时闭塞如聋,痰多,胸闷,脉滑数,舌质红、苔黄腻,治宜清热化痰,常用黄连温胆汤加减。④肝胆火盛。证见心烦易怒,头痛面赤,口苦咽干,尿黄便秘,脉弦数,舌质红、苔黄,治宜清泻肝胆,常用龙胆泻肝汤或当归龙荟丸加减。⑤脾胃气虚。证见耳鸣,听觉失聪,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脉弱,舌淡,治宜健脾益气,常用益气聪明汤加减。⑥肾精亏损。耳鸣耳聋日久,兼见头晕目眩、面色黧黑、腰酸遗精、夜尿频多、脉沉细,治宜补肾填精,常用耳聋左慈丸加减。

针灸治疗耳鸣有较好疗效,可选用听宫、中渚为主穴。若湿热偏重,可加行间、足临泣;气虚,加百会、天冲;气滞,加天容、完骨;痰阻,加支沟、丰隆;阴虚,加太溪、三阴交;血瘀,加外丘、地机;实火,加翳风、行间;虚火,加太冲、大陵;若耳有朦胧不清的感觉,可加光明、中都;若有眩晕,可加风池、瞳子髎、攒竹;眩晕较重可加囟会用灸法,但一般不多灸。


Google
 
上一篇:治病求本
下一篇:五轮八廓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4]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38]
 · 北京大观园 [36454]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8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03.90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