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以产妇分娩后下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产科常见病证。又称儿枕痛。
产后腹痛可因血虚体质,或产时失血过多、冲任空虚、胞脉失养,或气血虚弱、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迟滞而痛;亦可因产后起居不慎、寒邪乘虚而入,或饮食生冷、血为寒凝,或产后情怀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产后恶露排泄不畅而致。常见证型有:①气血虚弱。证见产后小腹疼痛,喜暖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兼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大便秘结,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方用圣愈汤加减。②血瘀阻滞。证见产后小腹疼痛、拒按,腹部有明显冷感、得热则减,恶露量少、色紫黯、夹血块,胸胁胀痛,四肢不温,面色青白,舌质紫黯、苔薄白,脉沉紧。治宜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方用生化汤加减。其他治法:①单验方。五灵脂,炒热,加米醋拌匀研细,黄酒送服,每次6克,一日两次。②针刺。取合谷、三阴交、支沟、中极、足三里等穴。③艾灸,取关元穴。
此病经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分娩时防止产后出血,产后勿食生冷、注意保暖、情志要舒畅,产后即服3~5剂生化汤,可以减少或预防此病的发生。如果腹痛剧烈并伴有其他兼证,如发热、腹泻或有癥瘕病史者等,应注意是否有其他病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