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疾病诊疗

并病
  发表日期:2020年3月10日  共浏览175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中医对伤寒六经病中某一经病证未愈又出现另一经病证时的称谓。并病是对六经病传变的补充,反映了疾病传变过程中的复杂情况。常见有太阳阳明并病、太阳少阳并病等。

太阳阳明并病

太阳经证未愈,病邪传入阳明经,兼见阳明病证候。多因太阳病发汗不彻以致表邪不得外泄,反内传于阳明。若邪热尚怫郁在表,不恶寒,微汗出,四肢或腹中疼痛,按之无固定之处,面色红赤,烦躁短气,为太阳表证未解,又见阳明里热。治宜小发其汗,兼以清里,可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散寒疏卫、和营清里。若太阳病已罢,邪热全入阳明,里热蒸腾、大便燥结形成腑实,甚至热邪上扰神明,证见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谵语等,则宜以大承气汤通下阳明实热。

太阳少阳并病

由太阳之邪未罢传并少阳经所致,既有头项强痛的太阳表证,又有目眩、心下痞硬等少阳半表半里之证。治疗可用针刺法,取穴大椎、肺俞,以泄太阳之邪;并刺肝俞,以泻少阳之邪。


Google
 
上一篇:便血
下一篇:补法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0]
 · 北京大观园 [3645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11.719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