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疾病诊疗

鼻渊
  发表日期:2020年3月10日  共浏览190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中医以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久则常感头晕,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鼻窦炎。如不彻底治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鼻渊有虚实之分,其病因也有不同,实证多由肺经风热或胆腑郁热或脾胃湿热等循经上扰,结滞鼻窍,灼伤肌膜而成。虚证多由肺气虚寒或脾气虚弱、鼻窍失于气血之养,肌膜败坏而成。常见证型有:①肺经风热。涕黄或黏白且量多,间歇或持续鼻塞,嗅觉减退,鼻内肌膜红肿,眉间或颧部有叩压痛;全身症状可见发热恶寒,头痛,胸闷,咳嗽,痰多,苔微黄、舌质红,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芳香透窍,方用苍耳子散加减。②胆腑郁热。鼻涕黄浊黏稠如脓样、量多、有臭味,嗅觉差,鼻黏膜肿胀、色红,头痛剧烈,眉间及颧部叩压痛明显;全身症状有发热,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耳聋,寐少梦多,急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泄胆热、利湿通窍,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③脾胃湿热。涕黄浊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续,嗅觉消失,鼻腔内红肿并有胀痛、尤以肿胀更甚;全身症状可见头晕、头重、头痛较剧,体倦,脘胁胀闷,食欲不振,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脾泻热、利湿祛浊,方用黄芩滑石汤加减。④肺气虚寒。鼻涕白黏,鼻塞或重或轻,嗅觉减退,鼻内肌膜淡红、肿胀,鼻甲肥大,遇风寒等刺激鼻塞及流涕加重;全身有头昏脑涨,形寒肢冷,气短乏力,咳嗽有痰,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治宜温补肺气、疏散风寒,方用温肺止流丹加减。⑤脾气虚弱。涕白黏稠或黄稠、量较多而无臭味,鼻塞较重,嗅觉减退,鼻内肌膜淡红或红、肿胀较甚;全身可见肢困乏力,食少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治宜健脾益气、清利湿浊,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北黄芪、泽泻。外用滴鼻灵或葱白滴鼻液滴鼻。实热者可用冰连散吹入鼻腔,每天3~4次。针刺选穴:迎香、印堂、太阳、合谷、风池、曲池、足三里等,每次用2~3穴,强刺激。虚寒者可用鱼脑石散吹鼻,每日2~3次。针刺选穴:迎香、百会、上星、合谷、攒竹、通天、风池。艾灸选穴:颅会、前顶、迎香、上星。


Google
 
上一篇:本草
下一篇:辨证论治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6]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0]
 · 北京大观园 [3645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3日 星期日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472.656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