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运用杯、筒或罐,排除内部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古代有以兽角或竹筒为拔罐工具的,所以又称为“角法”或“火罐气”。也称为“吸筒”疗法和“拔筒”疗法。罐,一般多用竹筒、陶瓷、玻璃等制成。拔罐是通过局部的温热和负压作用,引起局部组织充血和皮内轻微的瘀血,促使该部位的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同时驱邪外出,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拔毒散结、退热散寒、祛风除湿等作用。适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头痛、胸胁痛、风寒湿痹、扭伤、腰腿痛、胃脘痛、消化不良、疮疖痈肿、毒蛇咬伤等多种内外科疾患。常用的拔罐方法有火罐法、水罐法、抽气罐法、闪罐法、走罐法、留罐法、刺络拔罐法等。
急性传染病、癌症及有出血倾向的病症和孕妇均不宜使用。在大血管部位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