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医疾病 >>中医疾病诊疗

清利湿热
  发表日期:2020年3月9日  共浏览185 次   出处:中华医学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中医临床清法与祛湿法配合治疗湿热病证的治法。湿热病证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等酿成湿热,或湿郁化热等因素所致。治疗湿热病证,若只清热,则湿不得祛,若只祛湿,则热不能清,须清热祛湿兼顾。清利湿热具有湿热两清的作用,适用于外感湿热或湿热内生所致的多种病证,如湿温初起、黄疸、热淋、痿痹、泄痢、带下、湿疹等。常用的清利湿热药物有滑石、薏仁、茵陈蒿、山栀、木通、瞿麦等。代表方剂有茵陈蒿汤、三仁汤、八正散、宣痹汤等。

临床使用清利湿热法需根据湿热侵袭人体部位、脏腑及不同的临床表现选用不同的方药。若湿热蕴蒸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证见身面俱黄、黄色鲜明,宜清热利湿退黄,方用茵陈蒿汤;湿温初起、阻遏气机,证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胸闷不饥、午后身热,宜清热利湿、宣畅气机,方用三仁汤;湿热伤于肠胃,证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或下痢赤白,宜清利湿热止泻,方用葛根芩连汤;湿热蓄于膀胱,证见尿频涩痛、淋沥不畅甚或癃闭不通、小腹胀满,宜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方用八正散;湿热痹阻经络、骨节疼痛,宜清热利湿、宣通经络,方用宣痹汤。

临床使用注意湿热伤阴,宜酌加养阴药。湿热病证需辨别湿热的偏重是湿重于热或热重于湿或湿热并重而分别施治


Google
 
上一篇:青盲
下一篇:清热解毒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4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9]
 · 北京大观园 [3640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2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12日 星期一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75.000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