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中华民族 >>华夏民俗风情

傈僳族节日
  发表日期:2018年9月13日  共浏览587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傈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阔什节”、“新米节”、“刀杆节”、“火把节”、“收获节”、“澡塘会”、“拉歌节”、“射弩会”等。“阔什节”,亦作“盍什节”。“阔时”是傈僳语音译,“岁首”、“新年”之意。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过去多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日期,故各地没有统一、确定的节期,一般多在公历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举行“阔什节”。1993年12月,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决定,每年12月20至22日为“阔什节”,以便让各地傈僳族同胞能同迎新年,共庆佳节。
  节日期间,一般都要酿制水酒、杀鸡宰猪、舂粑粑,准备各种丰盛的食品。还要采折与全家男人人数相同的松树枝插在门口,寓寄祛疾除病、幸福吉祥。同汉族的习俗一样,傈僳族在除夕之夜要吃团圆饭。即使有人身在他乡,家人也要为他留出席位、摆设碗筷。有的地方,从除夕开始,禁止到别人家里去,即使是分了家的父子兄弟也不能往来,直到初三后才解除限制。
  多数地方从初一开始,人们便聚集在晒场或开阔地,开展对歌、跳舞、荡秋千、射弩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有趣的是,过阔什节时,傈僳族会把家里舂出的第一块粑粑都会先拿给狗吃。据说,这是为了感谢狗“给人间带来粮种”。傈僳族民间流传着不少狗与粮种的传说,如其中一则说,古代人类浪费粮食惊人,天神知道后大怒,下令将所有粮食收回天庭。人类面临灭顶之灾。在此危难时刻,一只狗奋不顾身,顺杆爬上天宫偷来粮种,拯救了人类。
  刀杆节在傈僳族农历二月八日,相传是为纪念一位对傈僳族施以重恩的古代汉族英雄。傈僳族人民把这位英雄  献身的忌日定为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并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仪式,表达愿赴汤蹈火相报的感情。刀杆节这天,几名健壮男子先表演“蹈火”仪式。他们赤裸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里,表演各种绝技。第二天,他们把磨得锋利的36把长刀,刀口向上,分别用藤条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架上,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从快刀刃口攀上顶端,并在杆顶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如今,这项惊险的传统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傈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体育活动。
  “澡塘赛歌会”又称“春浴节”,也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盛会,现多于傈僳新年的正月,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库市以北10余公里处的登埂、马掌河等温泉举行。届时,邻近各县、区的群众身着盛装,携带干粮、行李,甚至炊具纷至沓来。平时寂静的温泉,在节日时处处帐篷林立,人头攒动,欢歌笑语,热闹非凡。过去以洗浴治病为中心的春浴节,现在成了人们休闲度假、歌舞狂欢的节日。尤其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几十人一帮、数百人一伙,在节日上赛歌、对诗,寻找爱的伴侣,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江沙埋情人”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一带傈僳族青年的传统节日娱乐、求偶活动。每年正月初四、初五左右举行。届时,男女青年们欢聚怒江河畔,歌舞嬉戏,在沙滩上挖出沙坑,将意中人抬入“埋葬”,并装出非常悲伤、痛哭流涕的样子,唱丧歌,跳丧舞。取闹过后,才将意中人拉出。傈僳族人通过这一活动,来表示恋人间感情的真挚与深厚,并认为可以将附在意中人身上的“死神”埋掉,使意中人健康长寿。

Google
 
上一篇:傈僳族人生礼仪
下一篇:傈僳族民间游艺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9]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4]
 · 北京大观园 [3646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78.125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