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当地玩乐 >>云南省 >>丽江市

何家大院:永胜四合院文化的典范
  发表日期:2018年9月11日  共浏览711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从清水古镇往南行12公里,就到了何家大院所在地果园村。果园村隶属永胜县期纳镇文凤行政村,分为果园南村、果园北村和果园下村3个自然村,现有农业人口318户1320 人。果园村地处果园河两岸,传统村落风貌保存完整,传统民居建筑基本完好。何家大院位于果园南村,2012年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果园南村现有农业人口115户460人,2013年被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

  果园村现有何、袁、王、赵等姓汉族居住,各姓人家世代和睦相处,遗存至今的上排、下排、总大门、老场坝、新场坝、赵家田、王家箐、袁家祠等历史地名就是证明之一。其中,何姓、袁姓的先祖系湖南长沙府人氏,明朝“洪武调卫”时编入清水驿冯升百户伍,清朝初期又被派到果园河北岸垦殖庄田果园及守卫茶马驿道,清朝晚期始向果园河南岸扩展聚居,形成了现在的3个自然村落。何氏在清水驿繁衍到第九代,分派“三房四家”移居果园村,迄今已有280余年历史。

  何家大院位于果园河南岸,始建者为清代进士何坦如、何真如兄弟俩,何坦如第四子何则义秀才也有续修,因此一般认为何家大院建于清朝晚期,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整座大院,布局讲究,结构庞大,装饰素雅,堪称永胜四合院文化的典范。大院由入口影壁、总大门、南院、北院、过厅花园、保家炮楼等建筑组成,总体坐西朝东,形成“L”型空间,主要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两个院落纵向组合,成为一组大型的四合院民居群落。

  何家大院总大门,坐西朝东,入口并不直接对着巷道,而是在大门前留出一块场地,前边设置一堵影壁。古代影壁一般建于东面或南面,最能受到阳光照射,因此又称照壁。何家大院总大门,开得又大又宽,显得过于暴露,于是主人就在门外建造这堵墙来屏蔽,以“隐其内室屏障视线”,所以影壁含有“隐蔽”之意。有影壁的建筑,往往是显赫人家,令人肃然起敬,人们到此下马,整理衣冠,故是“肃墙”。时间一久,肃墙长草,所以也称“萧墙”。

  何家大院入口影壁,中间高两侧稍低,滴水飞檐翘角,墙面彩绘装饰,书绘各体文字和山水花鸟,使其成为进门前的一道景观。总大门为三开间屋,中央一间可以开启,显示出不凡的气派。过去,大门上还悬挂着一块红匾,题写着“钦命云南布政使司 为 进士 贡生何坦如立 大清同治八年”字样。进入总大门,迎面就是两院之间的过厅花园和保家炮楼。踏着青石板路前行,往左进入南院,往右向左拐不远进入北院。

  目前,过厅花园已作他用,保家炮楼基本保存完好。保家炮楼占地120 平方米,石木结构,楼高3 层,一层采用厚重条石砌筑,二三层用青砖贴面,形体高耸挺直而又不失稳重,给人坚不可摧的安全感。时至今日,炮楼门窗檐口上的彩绘装饰仍然清晰可见,原先设在墙壁上的枪眼依旧保留着。炮楼一层设有狭窄石门,石上雕有狮子、刀具、斧头等物。顺着石阶上到二楼,又有一道厚实木门,过去一旦遇上外敌入侵或土匪抢劫,全家人就进炮楼安全度危,而平日里可用来储藏粮食或金银财宝。这里没有官宦人家高耸的旗杆和威严的石狮,但这坚固的炮楼及其饰有雕刻的门洞,同样显示出曾经主人不同一般的身份和地位。

  整座何家大院,又可分为南院、北院两组建筑。南院坐南朝北,土木结构,正偏布局,正院是“三坊一照壁”式楼房,加上前面配院平房则成“四合五天井”庭院,总面积679平方米。北院也是坐南朝北,土木结构,“三坊一照壁”布局,东面厢房设有过厅,直通后花园,总面积 532 平方米。果园村汉族的传统住宅四合院,从院落布局、建筑结构和内外装修等基本风格来看,与中原民居建筑有着传统上的承袭,但是由于自然环境与审美情趣上的不同,以及受到近邻白族、纳西族住宅的影响,也产生了一些与内地四合院不同的特点。

  何家大院的左、右、后三面,都用宽厚石条砌成1米多高的墙基,其上再用土基砌成墙体,土墙外表白灰抹面,墙角、边沿则用磨砖贴面。屋顶多用硬山式,俗称“封山房子”,即在山墙两头不挑出屋檐,并且用砖封住后檐与山墙顶部,以防火灾蔓延和风雨卷袭。同时,何家大院在屋檐下、墙腰处和山墙山尖部分,还用贴砖、灰塑等作装饰花纹,色彩显得十分素雅。屋面都用筒瓦、板瓦覆盖,前面重檐,形成出廊格局。木结构部分,屋架四根木柱落地,柱脚垫有柱石,又称“柱础”,以防潮湿;排架之间和楼板照面枋的下面,前后均有一根通穿木枋,称为“穿枋”,具有极强的抗震能力。

  大门是四合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旧时说亲多讲究“门当户对”,可见大门不仅是宅院出入之处,其上的讲究还可以显示出户主的职业、家境以及社会地位。何家大院的北院设有两道大门,两门之间又形成一个小天井,显得尤为别致。第一道大门,坐西朝东,顶部呈山尖型,明显融入了欧式建筑元素;门头石牌上横书着“世继书香”四字,清楚地显示着何家的身份地位。第二道大门,坐南朝北,门楼式样,顶部飞檐翘角,门扇之上精雕斗栱密列,飞檐之下墙面正中刻有鲤鱼图案,寓意“鲤鱼跃龙门”,寄托着宅主追求“科举出身”的愿望。

  大门最重要的部分是门扇,何家大院的门扇也是古建筑常见的两扇,汉字“门”就是两户相对,上有门档,下有门槛,两旁门墩,故有“门档户对”之说。何家北院两门之间形成的小天井,不仅有增添“庭院深深”之感的作用,还与古代风水学有关。风水学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者卧室,否则就不吉利。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面或后面设置一堵墙壁。小天井的墙上,不仅绘制着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壁画,而且书写着“勤耕田无多有少,苦读书不贵必贤”的家训对联,作为其家族的处世哲学而代代传承。

  何家大院北院为“三坊一照壁”式院落,这也是永胜汉族村落最为常见的民居形式。所谓“坊”,是当地作为基本单位的一幢房屋的称呼。三坊一照壁,是由三幢三开间的楼房、一堵照壁围合成的院落。宅院中间是正房,两侧与正房呈直角关系的房屋称为厢房,加上一堵照壁面对正房,大门占据东面厢房北端一间,因此称为“三坊一照壁”。这种四合院,由于门窗开向内院,所以外墙呈封闭状,只有照壁旁的大门联通内外,于是大门成了装饰重点。

  何家大院整幢民居,双层重檐是其主要特点。下层屋檐前伸,檐下三开间走廊,既通风又明亮,是全家人的重要生活空间。正房楼下中央开间为堂屋,兼有起居、会客、礼仪等功能;堂屋左右为父母所居卧室,故以“高堂”代称父母。正房二楼三间打通不分隔,中央开间建有木雕神龛,左右两间用于储物,顶层檐下平台用来采光,同时又可挂晒粮食或放置花木盆景。正房两端的角落内,还分别加建了稍微低点的两层小屋,称为耳房,楼下作为厨房,楼上贮存杂物,交角露天处成为小天井。

  何家大院北院照壁,是一面独立的墙体,宽度与正房相当,高度约与厢房上层檐口取平。照壁下有基座,上覆瓦顶,壁身为白色石灰面,周围彩绘图案装饰。照壁墙体为三段式,中央高两侧稍低,外檐轮廓富于变化。照壁面对正房,成为院内主要景观,白墙反光还可增加院内亮度。主人站在正房楼上,可以越过照壁遥望宅前远景,视野宽阔而开畅。庭院对外封闭,对内开畅,可供院内来往交通或晒农作物。照壁之下,栽种花木果树(现状种有龙眼树),或者点置盆景,加上三面房屋槅扇门窗,多有各式雕花窗格,墙壁乃至瓦片彩绘装饰,环顾四周令人畅心悦目。

  何家大院南院的主体建筑,正院是“三坊一照壁”院落,但在照壁外加了一个配院,于是成了“四合五天井”院落。配院左右房屋之间开大门,进门迎面就是一堵照壁,从其两侧门洞可进正院。整座建筑四面都有房屋,中央一个大庭院,四个角上都有“漏角天井”,因此称为“四合五天井”。南院正房,同样采取坐南朝北方向,左右两侧带有耳房,东西两坊为厢房。正房、厢房均为二层,前面配院房屋则为一层。这样围合成的四合院,比“三坊一照壁”更加显得封闭。

  何家大院的艺匠们非常强调艺术性,整体都经过精心地装饰。他们充分利用木构架结构的特点,制造出了悬山、硬山和单檐、重檐的屋顶,硬山屋脊中间装饰瓦猫、两端装饰正吻,悬山屋顶两端垂有悬鱼。艺匠们又在形式单调的门窗上雕刻出了千变万化的窗格花纹式样,还特别擅长多层次的“透漏雕”,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栩栩如生,“福禄寿喜”等雕刻更寄寓着宅主对美好生活的心愿。

  何家大院建筑装饰的又一特色是“粉墙画壁”。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成白色,檐口彩绘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并以砖条相围的几何图形布置“花空”,内作花鸟画、山水画和各体书法。这些精湛的彩绘艺术,展示着一个时代的辉煌,一个家族的显赫,一个历久弥新的建筑艺术。

  果园村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历来都是华坪、永胜到达金江古渡和大理宾川的必经之路,现有高等级公路直穿村中,新建高速公路从其西侧经过。全村现有耕地近1000亩,平均海拔 1400 米,年均气温18摄氏度,气候暖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豌豆、花生、烤烟、甘蔗、西瓜、冬早蔬菜等作物,以及龙眼、荔枝、石榴、芒果等果树。一年之中,村民们收了水稻种豌豆,收了豌豆种西瓜,利用天然的光热资源就可轮种三季。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常年展示着书画爱好者的优秀作品,时常飘荡着古乐队演奏的洞经音乐。

  时至今日,在果园村的大榕树或攀枝花树下,时常可见人群蹲着下棋,主要有围子棋、三三棋、六子冲棋和花子棋,棋盘直接画在地上或石板上,棋子都是随便捡来的石子,大致分成黑白两色。两个人或三个人对弈,周围却围着人群观战。这类棋虽然源自明代中原内地,但它早已成为永胜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永胜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一种娱乐方式。

  果园村名副其实,村中多果园,院子栽龙眼,田里种西瓜,尤以“小籽果园瓜”闻名遐迩,素有“瓜果之乡”美誉。全村至今还有30多个瓦窑,烧瓦制砖成为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这里的青砖、筒板瓦、花口瓦、招财猫、花隔断等制品,主要供应永胜、玉龙、宾川等县使用,故有“丽江砖瓦第一村”之称。有的瓦窑至今还保存着传统的手工制瓦技艺,具有很高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如今,走进果园村,人们还能感受到《后汉书·仲长统传》所描绘的愿景,“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场圃筑前,果园树后”。风雨的更造,岁月的剥蚀,虽然使何家大院失去了一些往日的光彩,但院落中的一砖一瓦仍能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追忆,对中华文化的向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个以原生态瓜果为主要发展产业、以传统制瓦技艺传承为非遗特色、以传统村落民居及其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果园,必将展现在人们面前!

  作者简介:何守伦,云南省永胜县期纳镇果园村人,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丽江教育学院教授、云大旅游文化学院客座教授,兼任丽江旅游研究所所长、丽江边屯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作有《永胜方言志》《华坪方言志》《丽江导游辞》《丽江旅游文化》《解秘他留文化》《云南旅游风情》《云南民族风情》《旅游文化教程》《导游实训教程》《旅行社经营管理实务》等10余种,荣获云南省教育功勋奖、丽江市宣传文化工作杰出贡献奖等表彰奖励,授予云南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民居配图于何家大院拍摄

  编辑:小小花生米、华子


Google
 
上一篇:玉柱擎天风景区
下一篇:灵源箐古迹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3973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309]
 · 北京大观园 [36242]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11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20.31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