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乡位于玉龙县城西北部,离县城145公里,是纳西族最早的居住区之一。它在中国西南史上声明显赫。相传隋朝时,南征云南土著首领的将领史万岁在塔城塔扎村建了横跨金沙江的铁索桥,史称“万里长江第一桥”。公元7世纪,强悍的吐蕃将其势力延伸到西南,在塔城建立了“神川都督府”和“铁桥节度”,一说塔城铁桥是吐蕃统辖当时纳西族聚居地“麽些江”时所建造的,南诏也曾在此设铁桥节度使。在唐朝支持下的南诏在此大破吐蕃,断铁桥,将其沉于金沙江中,并把吐蕃辖地内万余户麽些迁往滇中,关于铁桥,樊绰《蛮书》卷六记曰:“铁桥城在剑川北三日程,贞元十年,南诏异牟寻破东西两城,斩断铁桥”。元《一统志》丽江路古迹记载曰:“铁桥,在巨津州北,其处有城,亦名铁桥城,吐蕃尝置铁桥节度于此南诏异牟寻破吐蕃,断铁桥后此桥废,基址尚存。”塔城铁桥位于今玉龙县塔城乡塔扎村,它是古代云南通往藏区的交通,亦是“茶马古道”的要津。两岸的悬崖峭壁中,是那一千多年前用来紧固铁索之处。当地人说,当江水至清时,尚可看见沉没江底的巨大铁索。可现在要想在金沙江上盼到清澈的江水已非易事,那沉睡江中千年的铁索,带着千年前的历史风烟,已永远埋葬在大江深处。现江畔立有“古铁桥遗址”纪念碑。
历史上的滇西13大寺有7大寺在丽江境内,皆属于藏传佛教中的噶玛噶举派。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丽江也就是只有玉龙县塔城乡境内还有一些相关的活动。塔城在藏语里是终结之意,相传历史上有一藏传佛教的传经者从印度到西藏、德钦一路传经而来,最后在此圆寂而得名,当地为此留下了大量文化遗迹。可以借助与之毗邻的维西来远寺和与之相邻的达摩祖师洞在滇西北少数民族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塔城的宗教文化之旅。当地与之相关的民俗尚有热巴节和转山节。
塔城在历史上还是有名的得东巴之乡,出过不少商务大东巴,至今,在巴甸村、署名村等地还保留着不少东巴文化的礼仪习俗,且纳西族的传统古风浓郁。是体验和考察东巴文化习俗的理想社区。
塔城还是著名的融纳藏两族宗教和民间舞蹈艺术与一体的“里儿巴”舞的产生地。因此,塔城的文化旅游是十分多元而丰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