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当地玩乐 >>云南省 >>德宏州

盈江历史沿革
  发表日期:2018年9月11日  共浏览446 次   出处:中华旅游网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公元前4世纪,“蜀身毒道”形成,今盈江即为主要通道。随着这条通道的打开,中原政权开始开发关隘之地。盈江地区西汉属滇乘象国;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为永昌郡所辖,永平十二年(69)属永昌郡哀牢县;南朝属永昌郡辖西城县;唐初为腾越软化府辖地;唐南诏时期在旧城设押西城,隶属永昌节度软化府;宋(大理)属腾冲府乞兰部辖地;元初属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至元十三年(1276)隶属城西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设镇西府,为云南52个土府之一,永乐元年(1403),置干崖长官司,正统九年(1444)升为宣抚司,直隶布政司,天顺二年(1458),刀思忠任干崖副使,管盏达地;清顺治十六年(1659),置盏达副宣抚司,清宣统二年(1910),盏达副宣抚使停袭。民国元年(1912),国民政府在干崖、盏达各设弹压委员一职,民国2年(1913)改为行政委员,设行政公署,民国21年(1932)年干崖、盏达改设为盈江、莲山设治局,为建县过渡机构,隶属云南第一殖边督办。1950年5月15日,盈江、莲山和平解放。1950年6月1日,成立盈江各民族行政委员会,6月17日,成立莲山各民族行政委员会。1951年12月31日,成立盈江县各民族联合政府。1952年1月15日,成立莲山县各民族联合政府。1955年6月,曾先后直属于保山专区和德宏州管辖的盏西区划归盈江县。1958年10月,盈江、莲山两县合并为盈江县,合并后下辖先锋、红城(新城)、弄璋、边防(姐冒)、遮坎、支那、平原、太平、支勐(勐弄)、飞跃(苏典)、昔马、铜壁关12个公社,64个大队。1959年2月,撤销公社,恢复区、乡行政建制,其中,飞跃公社改设苏典文化站,支勐公社改设卡场文化站。1961年10月建立勐弄区,1962年12月建立油松岭区。1969年3月,全县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区站改建为人民公社,乡镇改为大队。1974年1月,从太平、铜壁关公社划出3个大队,建立芒允公社;从盏西公社划出4个大队建立芒章公社;从盏西划出3个大队,从苏典划出1个大队,建立支那公社;4月,从平原公社划出3个大队,建立平原镇;10月,从弄璋公社划出5个大队,建立姐冒公社。1975年1月,将原卡场文化站辖区从勐弄公社划出,建立卡场公社。1982年3月,设立盏西区公所,为县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协助县政府领导盏西、芒章、支那3个公社工作。1984年4月,撤销公社、大队,恢复区、乡建制,盏西区公所改建为盏西办事处(副县级),1987年1月,区乡体制改革,原旧城区岗勐、富联、喊撒乡的部分村社和弄璋区丙辉乡的部分村社划出组建岗勐乡;原旧城区改设为乡级镇建制;原莲花山区胜龙乡划归平原镇;原苏典区黑河乡划归卡场乡。1988年7月,盏西办事处改建为县委、县政府驻盏西工作组(正科级),1994年7月撤销。1996年4月成立那邦镇。2001年5月,原弄璋、盏西、昔马、卡场4个乡撤销,改设为镇建制。2005年10月,撤销莲花山乡、岗勐乡整建制合并平原镇;撤销姐冒乡整建制合并弄璋镇;撤销芒允乡、太平乡整建制改设太平镇,撤并后全县有8镇7乡,97个村民委员会,6个居民委员会。


Google
 
上一篇:盈江特色旅游点
下一篇:南甸土司司署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2]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642.578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