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当地玩乐 >>贵州省 >>贵阳

幸福、堡子村乡村旅游示范点
  发表日期:2018年8月8日  共浏览235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幸福、堡子村2个村位于养龙司乡政府以东1公里,东与温泉镇相连南与坪山村相连,西接养龙司村、灯塔村,北面是坝上村,共21个村民组,7622944人,总面积8.54平方公里。2006年堡子村被列为息烽县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对村里的村庄环境、道路等方面进行了建设,村里安起了路灯。2007年幸福村被列为贵阳市和息烽县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共建点,共建设完成房屋装立面整治38户,12000平方米,坡屋面改造36户,6000多平方米,完成村综合楼建设和体育场、体育设施建设,种植柑桔12000株、竹子240平方米,完成院坝硬化4000多平方米。两个村的群众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中,结合实际发展了黄瓜、萝卜蔬菜产业种植,办起了乡村农家乐,目前有黄瓜、萝卜等次早熟蔬菜2500多亩,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成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来源,2008年人均收入达到4850元。

养龙司乡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是龙马文化和土司文化。龙马文化源于今堡子村龙坑组出产的龙马。龙坑又名柳坑。这里早在明朝时代属水西安氏土司管辖,因有水西土司首领夏明升向朱元璋进献龙坑产的天马而出名,《贵州图经新志》、《明史》、《贵州地理志》、《贵州山泉志》、《贵州通志》、《贵州名胜概说》都有记载。因为敬献给朝庭的天马得到朱元璋赐名“飞越峰”,于是古今文人学士经常踏访龙坑,明朝大学士宋濂作《天马赞》、杨慎作《飞越峰天马歌》、贵州巡抚田雯作《柳坑行》,天马龙驹不仅古今相传,养龙司因产天马而出名,与龙马有关的地名更是体现了养龙司的龙马文化,如:乡内的龙滩、龙岭及毗邻的养龙站、养龙曹等。从古至今养龙司人盛行玩的龙灯,跳的龙舞等等都是龙马文化的体现。

1954年,养龙司乡堡子农业合作社社级社成立,当时由于当时村里的一部分男社员被抽到其它地方搞建设,村里劳动力不足,当时的合作社妇女主任易华仙向社的干部里提出:“男女应该一样计工分,女社员也须出工”。易华仙提出“男女同工同酬”、粮食增产增收的事迹发表在了当时安顺地区妇联的刊物上——《在合作社内实行男女同工同酬》。1956年毛泽东主席主持编辑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收录了当时贵州省妇联刊载的《在合作社内实行男女同工同酬》这篇文章(第九十篇),并亲自为此文题写按语“这一篇文章不长,容易看,建议各乡各社普遍照办,妇女能顶半边天!”。至此以后,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家乡的经济和建设更好的发展。

养龙司乡结合幸福、堡子已经建设的新居格调、观光农业、蔬菜产业、农家乐和“半边天”文化、龙马文化等实际,请省设计单位进行了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拟建设集观光旅游、学习培训、吃住玩等功能齐全乡村旅游村镇。

Google
 
上一篇:息烽山洞、河流景点
下一篇:(吃在修文)旅游美食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5]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1]
 · 北京大观园 [36398]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539.06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