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江苏

苏州枫桥:暮烟秋雨 深情款款
  发表日期:2014年9月13日  共浏览371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枫桥景区距苏州古城3.5公里,占地面积10公顷。 景区历史悠久,隋唐以来由古运河孕育出繁荣的枫桥古镇;始建于梁代的寒山寺香火延续至今;唐代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描写出这里空灵而阔大的意境,使景区成为中外游人向往之地;明代抗击倭寇,留下遗迹铁岭关、成为苏州西大门的一道屏障。
自从唐代诗人张继写下了《枫桥夜泊》之后,千百年来,凡是来苏州的游客,都要来枫桥领略一下枫桥的诗情画意。其实,枫桥只是一座江南常见的单孔石拱桥。大运河在此通过,这里又是官道所在,南北舟车在此交会,旧时每到夜里航道就要封锁起来,这里便成了理想的停息之地,此桥便因此得名为“封桥”,后因张继的诗而易名“枫桥”,并沿袭至今。
近年来景区又恢复了唐灯、明清街坊、江枫草堂、惊鸿渡等旧观;增添了古戏台、渔隐村、听钟桥等民俗建筑;“漕运展示馆”利用先进的光影技术、四十多只船模和图文,介绍和展示了漕运历史文化;“苏艺名人坊”聚集了苏州十几位民间艺术大师,展示作品并表演技艺;以红枫等百余种树木营造出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现已形成规模较大、历史遗迹众多、吴地风味浓郁、文化内涵丰富、观赏趣味性较强的风景名胜区,是解读苏州的最佳选择。


  江南水乡名城苏州,有桥约300多座,而被诗人墨客吟诵最多的是枫桥。因而,明朝诗人高启(1336—1374)在《枫桥诗》中不无感慨地写道:“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  
 正如诗中所言,令枫桥扬名四海的是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诗,名曰《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据说,这是诗人张继赶考落第,郁郁回乡,途经此处,挥毫写下的诗篇。诗中把旅途中的愁容与周围幽美的深秋景色,如音画般地描绘了出来。弯月、客船、江枫、渔火、乌啼、钟声,有明有暗,有静有动,有音有画。短短的28个字,写出了一个悠远旷达、逼真深刻的意境。全诗没有出现一个桥字,但全篇都是紧紧围绕着桥来写。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也使枫桥名声大振,中外闻名。   
枫桥,旧称封桥。位于苏州西北七里小镇枫桥镇,横跨于运河支流之上。枫桥只是一座江南普通的月牙形单孔石拱桥,长39.6米,高7米,宽4.2米,跨径10米。始建于唐代,据推断距今至少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明崇祯末年、清乾隆三十五年都曾修缮过,现存的枫桥为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的。据史略记载,古时这里是水陆交通要道,设护粮卡,每当漕粮北运经此,就封锁河道,故名为“封桥”。与枫桥毗邻的是寒山寺,始建于梁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因唐时名僧寒山在此任过住持,遂将枫桥寺易名为“寒山寺”,至今在大殿佛旁嵌有寒山子诗36首。  

 
枫桥自张继之后,为历代诗人所歌咏。晚唐诗人杜牧在《怀吴中冯秀才》中写道:“长洲苑外草萧萧,却忆重游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南宋诗人俞桂在《枫桥诗中》说道:“昔年曾到枫桥宿,石岸旁边系小船。”宋代大诗人陆游,于乾道六年(1170)六月赴蜀途中经过枫桥时所作的一首诗是《宿枫桥》,诗云: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南宋时被称为是田园诗人的范成大(1126—1193)也曾写过一首诗,名为《枫桥》:“朱门白碧枕湾流,桃李无言满屋头;墙上浮图路旁堠,送人南北管离愁。”  
  明代诗人高启在《将赴金陵始出阊门夜泊》中写道:“正是思家起头夜,远钟孤棹宿枫桥。”明代著名大画家唐寅(字伯虎)也以七律写了一首枫桥的诗,名曰《寒山寺》,诗中写道:“金阊门外枫桥路,万家月色迷烟雾;谯阁更残角韵悲,客船夜半钟声度。树色高低混有无,山光远近成模糊;霜华满天人怯冷,江城欲曙闻啼乌。”   
清代诗人姚配写的一首诗是《夜过寒山寺》,其中两句为:“只有疏钟添客恨,潇潇暮雨过枫桥。”据《秋灯丛话》记载,清代诗人王士祯在蒙蒙雨夜中去感受枫桥情趣,诗兴大作,写绝句两首,其一曰:“日暮东塘至落潮,孤篷泊处雨潇潇;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吴枫第几桥。”其二曰:“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唯同;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9


Google
 
上一篇:水城慢生活 泰州最吉祥
下一篇:拙政园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033]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460]
 · 北京大观园 [36397]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1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2日 星期五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82.813毫秒 中华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