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文旅中国 >>文旅江西

柘溪:把自然请进村中
  发表日期:2014年8月26日  共浏览292 次       【编辑录入:中华旅游网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 【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在江西,古村落不论是依据山水就势,还是着意造势,都体现了“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或以水秀其姿,或以林掩其幽,或以其山状其势,从而形成了山水与建筑自然结合的独特风格。

  安福县柘溪村刘氏为西汉长沙王的后裔,其开基祖刘楚荫官宋西凉郡守,离任归乡后,喜爱明山秀川的他游览至柘溪一带,为此处山水所吸引,毅然拓基于三角围子。

  我想,当年刘氏老祖宗到此一游,叫他怦然心动的,无疑是这里的山形地势。听听那些山名就叫人神往了,什么赤蛇元龟、龙凤呈祥、双龙戏珠、双狮拜象、五虎拜狮、金凤展翅……分布在村子后面及左右的那些山冈,只是一些小山包罢了,却是群峰争奇,仪态万千。而村子依山就势从山脚步步高升,层层叠叠簇拥在山的羽翼之中。

  除了自然形成的风水景观,柘溪村周围还有一些人造的风水景观。传说当年风水先生采取觅龙察砂术相地,认为天屏山断了龙脉,要在山里筑七条土阶才能引龙进村,因此,开基不久的刘氏就为此忙开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七星堆则是人工堆垒的土包,它们恍若北斗七星,依次排列在田野里,既体现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具有关锁、拱卫村庄以藏风聚气的意义,寄寓着人们通财路、兴文风的愿望。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水。人们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久旱不雨,一位骑鹤仙人打此路过,踩出两尺深的脚印,从此成为一泓清泉,无论气候如何,这汪涌泉始终不消不长。这个传说多少透露出人们对水的渴盼。是的,这里的不足正是缺乏水的深情眷顾。近千年来,生产、生活所需的水都来自天屏山上,人们利用山涧开辟三条小溪引水入村,那一线线细流滋养了36代子孙,滋养着如今的4000人口,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因为,我看到的山林,树种虽多,长得也比较怪异,草木却并不繁茂,可能与土层较薄有关,这样的山是难以蓄水的;我在村中看到的沟渠,则是细流如线,那慷慨地护佑着村庄的天屏山,也是悭吝的。

  柘溪修补或改变山水的造势,是在尊崇自然的原则下进行的,或许可以说,村庄为营构风水而发生的造势行为,恰恰正是要郑重其事地把自然请进村中,让它像尊贵的宾客一样端坐在属于它的太师椅上。


Google
 
上一篇:别样亲水感受 江西夏日湿身必去之地
下一篇:旧像绰约的民国古镇崇仁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香山 [40129]
 · 京城著明景观的数字之迷 [38545]
 · 北京大观园 [36461]
 · 杭州市出租车叫车电话 [2439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发表、查看更多关于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用户名:   
密 码:   
       


 

 
http://www.baidu.com
友情链接:中华医学网 版权所有:中华旅游网 2008-2015[人文北京网]
Copyright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页面执行时间:394.531毫秒 中华旅游网